密码学及其应用1 —— 密码学概述

1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

1.1 网络安全的定义

        网络安全是网络领域的一个专业领域,它涵盖了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中所采取的措施、网络管理员为保护网络及网络可访问资源免受未授权访问而采纳的政策,以及对其有效性(或无效性)的持续且不断的监控和测量的结合体。

        简而言之,网络安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政策和措施保护网络和网络资源不受攻击、侵害或未经授权的访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得到保障。这些措施不仅限于物理设备的保护,还包括保护软件系统,以及设计和实施各种网络协议和技术,以便于识别和防御各种网络威胁和攻击

1.2 信息安全的挑战

        系统信息安全的挑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2.1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

        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指定给他们的信息。任何不希望的访问都必须被阻止。这里的访问是指获取信息的能力。

1.2.1.1 机密性的定义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17799标准中的定义,保密性是指确保信息只能被授权访问的人员获取。这里提到的“访问”特指获取信息的能力,意味着信息的保护不仅仅是防止未经授权的物理访问,还包括通过电子手段访问和检索信息。

1.2.1.2 与保密性相关的攻击

        被动攻击:例如,窃听(eavesdropping)是最常见的一种被动攻击形式,攻击者在不干扰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秘密地监听或记录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以获取敏感信息被动攻击的关键特征是攻击者尝试获取信息而不直接影响系统资源

1.2.1.3 防御措施

        加密技术:通过将明文信息转换成不可读的密文,即使数据被窃听,没有密钥的攻击者也无法理解信息内容。加密技术是保护信息传输安全的基石。
        IPSec(网络层安全协议):为网络通信提供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和数据来源验证,通过在网络层加密和认证IP数据包,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TLS(传输层安全协议):通过在传输层提供加密服务,保护两个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不被窃听或篡改。它广泛应用于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信。
        QUIC(快速UDP互联网连接):一种基于UDP的、提供加密传输的网络协议,旨在减少连接和传输延迟,同时提高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这些技术和协议共同构成了保护信息安全,尤其是信息的保密性的技术基础,帮助抵御被动攻击,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和隐私。

1.2.2 可用性(Disponibilite)

        系统必须在预定的使用时间内无故障运行,确保对已安装服务和资源的访问,以及符合预期的响应时间。

1.2.2.1 可用性的定义

        可用性定义为系统或设备在任意给定时刻(随机的)处于可操作状态以执行任务的程度。它是通过将设备或系统的实际运行时间除以期望运行时间来衡量的性能指标。简而言之,可用性衡量的是系统、服务或设备能够按预期工作并可供用户访问的能力和程度。

1.2.2.2 与可用性相关的攻击

        服务拒绝攻击(DoS):这种攻击旨在使网络服务不可用,阻止合法用户访问或使用这些服务。攻击者通常通过超载目标系统的网络或资源来实现这一目的,导致系统无法处理合法请求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DDoS是DoS的一种形式,但使用了多个攻击源。这些攻击通常涉及成千上万的攻击者同时对单一目标发起攻击,使得防御更加困难。DDoS攻击通过洪泛目标网络或服务器与大量请求,导致正常的服务请求无法得到处理。

1.2.2.3 防御措施

        对抗DoS和DDoS攻击的措施包括:

        冗余设计:通过在不同地理位置部署冗余的系统和网络连接,即使部分设备或网络受到攻击,服务仍然可以从其他位置提供。
        流量监控和管理:实时监控网络流量,以识别和缓解异常流量模式。这可能包括对流量进行限制或过滤,以防止恶意数据包达到目标服务器。
        攻击缓解服务:使用专门的DoS/DDoS缓解服务可以帮助识别和分散恶意流量,这些服务通常由第三方提供,专业从事防御大规模网络攻击。
        应急响应计划:制定并实施应急响应计划,以便在攻击发生时迅速采取行动,尽快恢复服务。

        通过这些措施,组织可以提高其系统和服务的可用性,即使面临DoS或DDoS攻击时也能保持业务连续性和用户访问。

1.2.3 完整性(Integrity)

        数据必须是预期的那样,并且不能因偶然或故意的行为而被篡改

1.2.3.1 数据完整性的定义

        数据完整性是指在数据的处理、保存或传输过程中,数据保持未经过任何未授权的修改、篡改或破坏,且保持一种可用的格式。数据完整性不仅关乎数据的完整无缺,还包括以下四个要素: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无缺失)、精确性(数据的细节精确无误)、准确性/真实性(数据的内容准确且真实无误)以及有效性(数据在使用时仍然是合法有效的)。

1.2.3.2 保障数据完整性的机制

        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以采用多种技术和机制,包括:

        哈希函数:通过计算数据的哈希值(一种固定长度的数字指纹)来检测数据是否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被篡改。任何对数据的微小改动都会导致哈希值发生显著变化。
        数字签名:使用加密技术来验证数据的来源和完整性。发送者使用私钥生成数据的数字签名,接收者则可以用发送者的公钥验证签名,确保数据未被篡改且确实来自所声称的发送者。
        校验和(Checksum):通过对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一个简单的数值,接收方通过对接收到的数据重新计算并对比校验和,以验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保持不变。
        循环冗余校验(CRC):在数据包或帧的头部加入CRC码,这是一种更复杂的校验和,用于检测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的错误。
        消息认证码(MAC):结合了哈希函数和密钥,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数据的来源,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未被篡改且来自预期的发送者。

1.2.3.3 与数据完整性相关的攻击

        数据完整性面临的威胁包括但不限于:

        恶意软件的下载:用户期望下载安全的程序,但实际上下载了含有恶意代码的程序,这可能导致数据被篡改或破坏。
        交易金额的修改:在金融交易过程中,攻击者可能会尝试修改交易金额,造成资金的非法转移。
        数据篡改:攻击者通过未授权的方式修改数据库或文件中的数据,这可能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受到影响。

        防御这些攻击需要采取综合的安全措施,包括使用上述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和监控系统,以及定期进行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和安全审计。

1.2.4 认证(Authen)

        用户的识别对于管理对相关工作空间的访问以及维护交换关系中的信任至关重要。

1.2.4.1 认证的定义

        认证是确认一个实体(或个人)的身份为真实的行为,即确保该实体的身份与其所声称的相符。在信息技术领域,认证通常指的是通过某种方式验证用户、计算机或计算机程序的身份,以确保它们是合法的、可信的。

1.2.4.2 与认证相关的攻击

        中间人攻击(Man in the Middle, MitM):攻击者置身于通信双方之间,秘密地拦截和可能修改通信的攻击。这种攻击威胁到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因为攻击者可以窃取或篡改传输中的信息。
        伪装攻击(Masquerade):一个实体假装成另一个实体,通常是为了获得非法的访问权限或窃取信息。
        欺骗(Spoofing):指任何欺诈行为,通过伪造数据来欺骗系统或用户,使其相信攻击者是另一个合法的实体。这包括IP地址欺骗、电子邮件地址欺骗等。

1.2.4.3 认证机制

        为了抵御这些攻击并确保认证的可靠性,采用了多种认证机制:

        物理特征(生物特征认证):使用难以复制的生理特征,如指纹、面部识别、虹膜扫描等,因为这些特征独特且与个人紧密相关。
        物理令牌(如智能卡):携带者需要物理持有的设备,用于证明其身份。
        知识因素(如密码):用户必须知道的信息,如密码、PIN码等。这是最常见的认证形式之一,但也容易受到攻击,特别是如果密码设置薄弱或易于猜测。
        电子签名:使用加密技术来验证消息或文档的发送者身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发送者的不可否认性。
        公钥基础设施(PKI):通过证书授权中心(CA)发行的数字证书,利用公钥和私钥的配对来验证实体的身份。PKI提供了一种机制,以确保通信双方的身份,并使电子交易和通信安全。

        这些认证机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提供多重认证(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MFA),从而大大增强安全性。多重认证要求用户提供两个或以上的验证因素,从而使未经授权的访问变得更加困难。

1.2.5 不可否认性和归责(non-repudiation非抵赖性)

        任何用户都不能否认其在授权行为范围内执行的操作,也不允许任何第三方将其他用户的行为归于己身

1.2.5.1 非抵赖性(Non-répudiation)的定义

        非抵赖性是一种确保在发生争议时,任何一方都不能否认其曾经发送或产生特定消息的机制。这是信息安全和电子交易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旨在保障交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确保参与方对其行为的责任无法回避。

1.2.5.2 确保数据来源的机制

        为了确保数据的来源,防止参与者否认曾经进行过的交易或通信,通常会使用数字证书。数字证书类似于数字身份证,它由认证机构(CA,Certificate Authority)签发,用以证明个人或设备的身份与其公钥之间的关联。这样,数字签名就可以用来验证消息发送者的身份,同时确保消息内容自签名之后未被篡改,从而实现非抵赖性。

1.2.5.3 数字证书的标准

        X.509是创建数字证书最常用的标准之一。X.509标准定义了证书的结构和内容,包括证书持有者的公钥、发行者的名称、证书的有效期以及一个由证书发行机构(CA)生成的唯一序列号等。通过这样的标准,可以在互联网上安全地验证实体的身份,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

1.2.5.4 应用场景

        非抵赖性在电子商务、电子邮件通信、合同签署等多个领域都非常重要。例如,通过使用数字签名的电子邮件可以确保邮件的发送者无法否认发送过该邮件,而数字签名的合同则确保双方都无法否认其签署行为。此外,在提供在线服务时,使用数字证书可以确保用户或服务提供商的身份,从而增加交易的信任度。

1.2.5.5 实施机制

        实现非抵赖性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数字签名:使用发送者的私钥对信息进行签名,接收者可以用发送者的公钥验证签名,以确认信息确实来自该发送者且未被篡改。
        时间戳服务:通过第三方的时间戳服务提供一个确切的时间证明,证明数据在特定时间之前就已经存在,进一步增强非抵赖性。
        数字证书和公钥基础设施(PKI):通过数字证书和PKI体系,可以建立起一个可信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保证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通过这些机制,非抵赖性为电子交易和数据交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安全保障,确保了电子世界中交易的真实性和责任归属的明确性。

        这些原则构成了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旨在防止数据泄露、数据丢失或数据被篡改,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一套综合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实施访问控制策略、定期进行安全审计以及用户身份验证和授权。

1.3 网络安全三角

        安全领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安全三角(也被称为CIA三原则),指的是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这三个基本的安全目标。这段引用从一个更实际的角度阐释了寻找安全与可用性之间平衡的重要性,强调了不存在绝对安全或绝对可访问的极端情况。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确保信息仅对授权用户可见,防止未授权访问。
        完整性(Integrity):确保信息在存储、传输过程中未被篡改,保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可用性(Availability):确保授权用户能够及时、可靠地访问信息和资源。

        安全措施和系统可用性之间存在固有矛盾。如果我们采取极端措施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如将计算机断开网络连接、断电、锁入保险箱并沉入海底,虽然这台机器从理论上讲几乎不可能被侵入,但这同时也使得它完全失去了作为计算资源的功能和价值。

        因此,安全策略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在保护信息的安全(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与确保系统的实用性和访问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要求安全专家对系统的安全需求、业务目标和操作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以制定出既能保护资源不受威胁,又能满足用户和业务需求的安全措施。实际上,这通常涉及到通过层次化安全措施、最小权限原则和定期安全评估等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1.4 密码的算法

        密码算法涉及将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以保护信息的安全和隐私。这一过程涵盖了多种概念、需求和算法类型。        

1.4.1 基本概念

        明文:这是原始数据或信息,是加密前的格式,也是我们希望在解密后恢复出来的数据。
        密文:通过加密算法和密钥处理明文后得到的数据。它应该在没有相应密钥的情况下难以解读。
        密钥:加密和解密过程中用到的参数。根据不同的加密体制,密钥可以是公开的、私有的,或者既有公钥也有私钥。
        加密函数:一个算法,它将明文和密钥作为输入,输出对应的密文。
        解密函数:这个算法将密文和密钥(在非对称加密中可能是不同的密钥)作为输入,输出原始的明文。

1.4.2 密码算法需求

        需求1:可逆性——这意味着使用正确的密钥,加密过的数据(密文)可以被准确无误地转换回原始数据(明文)。
        需求2:不可逆性——针对某些特定的应用,比如杂凑函数,算法设计的是无法从输出反推出完整的输入数据的。
        秘密参数(密钥)——在可逆的密码算法中,密钥是保密的参数,确保只有授权的个体能够解密信息。

1.4.3 密码算法的类型

1.4.3.1 按照功能分类

        加密算法:保护数据的机密性,使得没有密钥的人不能理解数据的内容。
        杂凑函数:生成输入数据的固定大小的唯一输出(哈希值),用于数据完整性验证。杂凑函数是不可逆的。
        数字签名:用于验证信息的来源和完整性,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未被篡改。

1.4.3.2 按照密钥的使用方式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这种体制的优点是计算速度快,但共享和管理密钥比较困难。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公钥加密):使用一对密钥,一个公开密钥用于加密,另一个私有密钥用于解密。非对称密钥体制解决了密钥分发问题,但计算上比对称加密要慢。

        每种类型的密码算法和体制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场景。选择合适的密码技术取决于数据的敏感性、应用的需求和资源的可用性。

1.5 密码学的发展史

1.5.1 古代

        在密码学的历史中,古代就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加密技术,用于保护信息不被非授权者读取。下面是两个著名的例子:

1.5.1.1 斯基塔莱(Scytale)或普鲁塔克棒

        斯基塔莱是古代斯巴达使用的一种加密工具,它是一种基于置换原理的加密方法。加密时,将一条长条纸条绕在一根棒子上,然后沿着棒子的长轴写下信息。当纸条被展开后,文字就被打乱,无法阅读。只有使用相同直径的棒子才能重新绕回去,还原信息。尽管这种方法在当时可能有效,但它相对容易被破解,因为它缺乏复杂性。

1.5.1.2 凯撒密码(Caesar Cipher)—— 置换密码

        凯撒密码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加密技术,据称由罗马将军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使用。它通过将字母表中的每个字母替换为字母表中固定位置之后的那个字母来加密信息,这个固定位置由密钥k决定。例如,当k=2时,字母 A 会被替换为 C , B 会被替换为"D",依此类推。这种方法的安全性基于密钥的保密,但由于英文中某些字母(如E、T)出现的频率较高,通过分析密文中字母的出现频率,可以较容易地破解凯撒密码。

        当使用凯撒密码(Caesar Cipher)且密钥k=2时,意味着我们将字母表中的每个字母移动两个位置。具体来说:

        字母"A"被替换为"C",
        字母"B"被替换为"D",
        以此类推,直到
        字母"Y"被替换为"A",
        字母"Z"被替换为"B"。

        这种替换方式形成了一种简单的加密方法,可以将明文消息转换为密文,从而使非授权的读者难以理解原始消息的内容。这种方法的加密和解密过程都非常直接,只需要按照相反的方向移动相同数量的位置即可完成解密。例如

        这两种方法在当时提供了通信的基本保护,但它们的安全性在现代看来相对较低,容易被有经验的攻击者破解。尽管如此,它们在密码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为后来更复杂加密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2 中世纪

        在密码学的发展史上,维吉尼亚密码(Vigenère Cipher)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代表了从单一替代加密技术(如凯撒密码)向更复杂的多表替代加密技术的转变。维吉尼亚密码在16世纪被提出,使用了一种基于密钥的周期性替代方法,极大地增加了密码的安全性。

1.5.2.1 维吉尼亚密码(Vigenère Cipher)—— 单表代替密码
1.5.2.1.1 加密过程

        维吉尼亚密码通过对每个明文字母应用不同的凯撒密码进行加密,这种变换根据一个重复的密钥决定。具体地,每个明文字母m_i与密钥中对应的字母k_i相加,然后对26取模得到密文字母c_i。这里的加法是基于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例如,A=0, B=1, ..., Z=25)。
  
        公式:c_i = (m_i + k_i \mod |k|) \mod 26,其中m_i是明文中的字母,k_i是密钥中字母对应的数值,|k|是密钥长度。

1.5.2.1.2 解密过程

        解密是加密过程的逆过程,通过对每个密文字母应用逆向的凯撒密码变换,根据相同的密钥还原出明文。

1.5.2.1.3 举例

        使用密钥“LEROI”对明文 LETROISJANVIERATREIZEHEURESETD 进行加密,根据密钥中每个字母对应的凯撒密码进行替代。

1.5.2.2 19世纪创造的破解方法

        尽管维吉尼亚密码比之前的加密方法复杂得多,但它最终还是在19世纪被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和后来的卡西斯基(Kasiski)破解。关键的突破是发现密钥的长度,通过分析密文中重复字母序列之间的距离,可以推断出密钥的长度。一旦密钥长度被确定,就可以将复杂的多表替代加密问题简化为多个单一替代加密问题,每个都可以通过频率分析独立破解。

        1920年,使用“重合指数”(coincidence index)的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对维吉尼亚密码的破解,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密钥的长度,从而为破解每个凯撒密码提供了基础。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展示了密码学领域的进步,也显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更复杂和安全的加密方法来保护信息不被未授权访问。

1.5.3 20世纪

        在20世纪上半叶,密码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其中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Vernam密码的发明,它后来被称为:一次性密码本(one-time pad)。这种加密方法由吉尔伯特·沃南(Gilbert Vernam)在1917年发明,并于1926年公布。与此同时,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在1949年证明了其是唯一的 无条件安全 的加密方法,前提是遵守一次性密码本的使用原则。

1.5.3.1 一次性密码本的工作原理
1.5.3.1.1 加密过程

        明文消息中的每个字符(在二进制形式下)与一个随机密钥中对应的字符进行异或(XOR)操作。这里的密钥是随机生成的,长度与消息相等,且每个密钥只使用一次。
  
        公式:c_i = m_i + k_i \mod 2,其中c_i是密文字符,m_i是明文字符,k_i是密钥字符。

1.5.3.1.2 解密过程

        密文再次与相同的密钥进行异或操作,由于异或操作的逆向性质,这会还原出原始的明文消息。

1.5.3.2 一次性密码本的特点

        无条件安全:只要遵守使用原则(密钥随机、与消息等长、且仅使用一次),即使攻击者拥有无限的计算资源,也无法破解密文,因为密文与任何可能的明文同样可能匹配。
        实践中的限制:尽管理论上完美,一次性密码本在实践中的应用受到密钥生成、安全分发及保管的巨大挑战。每条消息需要一个唯一且同样长度的密钥,这在大规模通信中很难实现。

1.5.3.3 历史影响

        一次性密码本的理念对后来的加密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理论上证明了加密的无条件安全性。它也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中被使用,如冷战期间的间谍通信,因为它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安全保障。然而,由于其实用上的限制,一次性密码本并没有成为日常通信的主流加密方法,这推动了对更灵活、易于管理的加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1.5.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恩尼格玛(Enigma)机器是一个关键的加密工具,它的设计使得德国军队的通信在战争初期对盟军来说几乎是不可破解的。恩尼格玛机是一种基于转子的电动机械加密设备,通过复杂的机械和电路设计来加密信息,每次按键都会改变内部转子的位置,从而改变加密算法。由于其看似无穷的加密可能性,恩尼格玛被认为是非常安全的。

1.5.4.1 恩尼格玛的破译

        波兰的贡献:波兰密码学家在战前就已开始破解恩尼格玛,马里安·雷耶夫斯基(Marian Rejewski)和他的同事成功复制了恩尼格玛机,并发明了一些破解方法,包括使用他们设计的机械设备——“炸弹”(bomba)。
        英国的贡献:波兰密码学家的工作为英国的破译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布莱切利园(Bletchley Park),由艾伦·图灵(Alan Turing)领导的团队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技术,设计了更高效的破译机器—— 炸弹 (bombe),这极大地加速了破解过程。
        影响:恩尼格玛的破解被认为是改变战争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它让盟军能够预知并反制轴心国的军事行动。

1.5.4.2 信息理论的发展

        在1948年至1949年,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发表了其开创性的信息理论,为通信理论、编码理论和信息安全理论奠定了基础。他提出了信息的量化度量——“信息熵”,以及“混淆”和“扩散”原则,这些成为了现代密码学的基石。香农的理论不仅解释了如何量化信息和通信中的不确定性,还阐述了加密系统必须引入的混淆和扩散机制,以抵抗对手的分析。

        混淆(Confusion):指的是加密算法中密钥和密文之间的复杂关系,目的是让密钥和密文之间的依赖关系尽可能不明显。
        扩散(Diffusion):旨在将明文的统计结构分散到密文中,以避免密文中出现可识别的模式。

        这些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仅对军事通信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现代加密算法的设计和信息安全领域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这部电影,通过讲述艾伦·图灵的故事,向大众展示了恩尼格玛机的破译工作以及图灵在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领域的重要贡献。

1.6 密码学的作用与应用

        密码学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基础学科,其主要作用和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6.1 加密消息

        自古以来,密码学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加密消息,以保护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未授权的监听和访问,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私密性

1.6.2 签署消息

        自1978年以来,随着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的发明,密码学开始被用来签署电子消息,这涉及到几个关键方面:
        认证:确保消息的发送者是他们所声称的那个人
        不可否认性:发送者不能否认发送过的消息
        完整性:确保消息在传输过程中未被修改。

1.6.3 系统认证

        密码学还用于在系统间或系统与用户间的认证过程中,帮助证明一个实体的身份。这通常通过证明某个实体知道一个只有他们知道的秘密(如密码),但在验证过程中不需要明文传输该秘密,从而避免了在网络上传输敏感信息的风险。

1.6.4 其他应用

        从1978年至今,随着技术的进步,密码学的应用领域已经大大扩展:
        密钥交换:安全地在两方之间交换加密密钥,以便安全通信。
        多方计算(Multi-Party Computation):允许多个参与方在保护各自输入隐私的同时,共同计算一个函数。
        电子投票:提供安全的投票机制,确保选票的匿名性和不可篡改性。
        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s):一方(证明者)能够向另一方(验证者)证明某个陈述是真实的,而无需透露除了该陈述为真之外的任何信息。
        安全多方计算(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 SMC):允许多方在不泄露各自私有数据的情况下,共同完成数据计算任务。
        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利用密码学算法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网络的完整性。

        总之,密码学在保护数字信息安全、验证身份、保障数据完整性以及促进安全通信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现代信息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7 密匙与加密的概念

        在密码学中,密钥是加密和解密过程中用于转换信息的参数。密钥的概念是构建安全通信系统的基础,它决定了明文如何被转换成密文,以及密文如何被还原成明文。

1.7.1 加密过程

        明文(Message Clair):原始信息或数据,未经加密,对任何人都是可读的。
        加密(Chiffrement):使用加密密钥将明文转换为密文的过程。
        密文(Message Chiffré 或 Cryptogramme):加密后的信息,不可读,除非拥有正确的解密密钥。
        密钥:用于加密过程的密钥,决定了明文如何被转换成密文。

1.7.2 解密过程

        解密(Déchiffrement):使用解密密钥将密文转换回明文的过程。
        解密密钥:用于解密过程的密钥,使密文还原为明文。在对称加密中,解密密钥和加密密钥相同或可以通过一定方式相互推算;在非对称加密中,解密密钥和加密密钥是不同的,通常称为公钥和私钥。

1.7.3 密钥的保密性

        密钥的保密性是维护加密系统安全的关键。只有授权的接收者(也就是拥有正确解密密钥的人)能够解读密文,还原出明文信息。
        在对称加密系统中,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因此,密钥的分发和管理得极为重要,因为任何获得密钥的人都能加密和解密信息。
        在非对称加密系统中加密和解密使用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可公开分发,用于加密消息;私钥保密,仅用于解密。

2. 密码的算法 ——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

        在密码学中,加密算法根据密钥的使用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对称加密(也称为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也称为公钥加密)。这两种加密方式各有特点和应用场景。

2.1 发展历史

        对称加密的概念和实践可以追溯到古代,历史上的许多加密方法(如凯撒密码和维吉尼亚密码)都是对称加密的例子。直到20世纪70年代,所有已知的加密方案都是对称的。
        非对称加密的概念在1976年由惠特菲尔德·迪菲(Whitfield Diffie)和马丁·赫尔曼(Martin Hellman)提出,他们发表了著名的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1977年,RSA算法(由罗纳德·里维斯特、阿迪·萨莫尔和伦纳德·阿德曼发明)成为第一个实用的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系统。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各自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经常被结合使用,以利用各自的优点来提供更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例如,在SSL/TLS协议中,非对称加密用于安全地交换对称加密密钥,随后对称加密用于加密实际的通信数据。

2.2 对称加密(密钥加密)

        定义:在对称加密中,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同一个密钥(或在加密和解密过程中可以轻易地互相推导)。因此,密钥需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安全地共享。
        特点:加密和解密速度快,适合大量数据的加密。
        挑战:密钥管理是主要挑战,因为密钥需要安全地分发给通信双方。
        示例:凯撒密码、维吉尼亚密码、一次性密码本(Vernam)、DES、AES、Blowfish等。

2.2.1 对称加密技术的历史发展

        在20世纪,对称加密技术经历了重要的发展和标准化过程,特别是在公共和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中。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里程碑事件:

2.2.1.1 DES(数据加密标准)—— 分组加密算法

        1977年,DES被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标准化,作为一个公开的加密算法,主要用于政府和商业数据的加密。DES基于IBM在1970年代初开发的加密算法。虽然DES在当时提供了较高的安全性,但随着计算能力的增强,DES的56位密钥长度逐渐被认为是不够安全的。

2.2.1.2 RC4 —— 流加密算法

        1987年,罗纳德·里维斯特(Ronald Rivest)设计了RC4算法,这是一种流加密算法,因其简单和高效而广泛用于软件实现中。尽管RC4在SSL/TLS协议和WEP(有线等效加密)中得到了应用,但后来的研究揭示了其安全性问题,导致它在许多现代加密协议中被淘汰。

2.2.1.3 E0 —— 流加密算法

        1999年,E0加密算法被用于蓝牙技术中,用于保护蓝牙连接的数据传输。尽管E0是专为蓝牙设计的,但它也面临着一些已知的安全漏洞。

2.2.1.4 A5

        1999年,A5算法被用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中,用于保护移动电话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A5算法的几个版本(如A5/1和A5/2)被发现存在安全弱点。

2.2.1.5 AES(高级加密标准)—— 分组加密算法

        2000年,AES由NIST标准化,作为DES的后继者,旨在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性能。AES的设计来自比利时密码学家文森特·雷门(Vincent Rijmen)和乔安·戴门(Joan Daemen)提出的Rijndael算法。AES支持128、192和256位的密钥长度,由于其强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能,AES已成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标准之一。

        这些发展和标准化活动反映了对称加密技术在提供安全通信方面的重要性,以及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和安全需求的增加,持续更新和改进加密算法的必要性。NIST和欧洲密码学研究网络(ECRYPT)等机构通过定期的算法征集和基准测试活动,促进了加密算法的创新和评估,确保了加密技术能够抵御现代的安全威胁。

2.2.2 块(分组)加密算法(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中的块(分组)加密算法是一类将固定长度的明文块转换为同样长度的密文块的加密方法。这种方法的代表性算法包括DES(数据加密标准)和AES(高级加密标准)。块加密算法的工作机制和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2.1 块处理

        块加密算法将输入的明文分割成固定大小的块进行处理。例如,AES使用的是128位(16字节)的数据块。比如DES中将64bit的明文数据分为两部分,L0与R0.

2.2.2.2 迭代结构

        加密过程包括多轮(或多次)的重复操作,每一轮都会对数据块应用一系列变换。这些变换可能包括置换、替换、混合等操作,旨在提高加密的复杂度和安全性。
        每增加一轮,安全性增加,但同时可能会影响加密过程的速度。例如,AES根据密钥长度的不同,可以进行10轮(128位密钥)、12轮(192位密钥)或14轮(256位密钥)的加密过程。

2.2.2.3 基本操作

        XOR(异或操作):一种基本的二进制运算,用于混合密钥和明文数据,增加破解的难度。
        S-boxes(替换盒):用于替换操作,通过将输入的4位或8位数据映射到一个输出值上,以非线性方式增加加密的复杂性。
        SUBS(替换)、Shift rows(行移位)、Mix columns(列混淆)等操作(特别是在AES中使用),进一步混淆数据以增强安全性。

2.2.2.4 模式操作

        块加密算法本身只定义了如何加密单个数据块。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选择一个操作模式(mode of operation)来处理长于一个块的消息。常见的操作模式包括:

        ECB(电子密码本模式):每个块独立加密,简单但可能泄露模式信息。
        CBC(密码块链模式):每个块在加密前与前一个密文块进行XOR运算,改善了安全性但引入了错误传播问题。


        OFB(输出反馈模式)和CTR(计数器模式):将块加密算法转换为流加密模式,允许加密任意长度的消息,同时提高了某些应用场景的灵活性和效率。

        选择适当的加密模式对于确保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不同的模式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如并行处理能力、错误容忍能力等)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2.2.3 流加密算法(对称加密)

        流加密算法是对称加密的另一种形式,与块加密不同,流加密按位或按字节对数据进行加密。它特别适用于需要实时加密的场景,如视频通话或在线数据传输。流加密算法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其代表性算法如下所述:

2.2.3.1 一次一密密码(One-Time Pad, OTP)
2.2.3.1.1 基本概念

        一次一密密码是一种加密方法,其特点是密钥的长度和明文的长度一样,且密钥是随机生成的。加密过程中,明文与密钥进行逐位异或(XOR)运算,生成密文。解密时,将密文与同样的密钥再次进行异或运算,即可得到原始明文。因为密钥的随机性和一次性,理论上,一次一密是绝对安全的加密方法。

2.2.3.1.2 优点与缺点
2.2.3.1.2.1 优点

        绝对安全性:在理论上,只要遵循一次一密的使用原则,这种加密方法是无法被破解的。因为每个密钥都是随机的,并且只使用一次,即使攻击者获取了密文,也无法得知原文内容,除非他们获得了密钥。
        简单的加密和解密过程:加密和解密只需进行简单的异或运算,这在计算上是非常高效的。

2.2.3.1.2.2 缺点

        密钥管理问题:一次一密的最大挑战在于密钥的生成、分发和存储。密钥需要与明文长度相等,对于长消息而言,这意味着需要生成、分发和保管大量的密钥材料,这在实际操作中非常不便。
        密钥重用问题:如果密钥被重复使用,一次一密的安全性就会被破坏。一旦密钥重用,攻击者可以通过分析两个或多个使用了相同密钥的密文,找到密钥和明文的信息。
        密钥配送问题:在使用一次一密加密前,通信双方必须以安全的方式共享密钥。这个密钥的安全配送在实践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在通信双方之间没有安全通道的情况下。
        无法实现密钥的自动生成和分发**:由于密钥的长度必须与消息长度一致且必须是随机生成的,因此很难实现自动化的密钥生成和分发过程,这限制了其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总的来说,一次一密在理论上提供了绝对的安全性,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其对密钥管理的严格要求,使得这种加密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2.3.2 流密码(序列密码)
2.2.3.2.1 流密码工作原理

        逐位加密:流加密在逻辑上生成一个与明文长度相等的密钥流(也称为密钥序列或伪随机位流),然后将这个密钥流与明文进行逐位的XOR运算来生成密文解密过程则是将密文与同一密钥流进行XOR运算以恢复明文。
        伪随机数生成器(PRNG):大多数流加密算法依赖于一个伪随机数生成器来产生密钥流生成器的初始状态通常由一个较短的密钥(种子)设置因此,相同的密钥会生成相同的密钥流,允许接收方正确地解密信息。        

        密钥流是在对称加密中,尤其是在流加密算法里,用于与明文逐位(或逐字节)进行异或操作以产生密文的一个伪随机序列。在解密过程中,相同的密钥流会被用来与密文进行异或操作,以恢复出原始的明文。密钥流生成函数: 一个典型的密钥流生成函数可以表示为`z = f(k, IV)`,其中:

        z 是生成的密钥流。
        f 是生成密钥流的函数,通常包含复杂的算法来确保生成的密钥流具有高度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k 是用于生成密钥流的密钥,是保密的信息,只有通信双方知道。
        IV(初始向量)是一个公开的随机数,用于保证即使相同的密钥被用于多次加密,每次生成的密钥流也是不同的,从而提高加密的安全性。

2.2.3.2.2 优缺点

        优点:流加密算法通常运行得非常快,且对硬件资源的需求较低,适合于实时通信和低功耗设备。流密码有记忆性
        缺点:安全性依赖于伪随机数生成器的质量。如果密钥流的模式被破解或预测,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就会被破坏。

2.2.3.2.3 代表性算法

        Vernam密码(一次性密码本):理论上提供无条件安全性,但由于每次加密都需要一个与明文等长的随机密钥,实际应用受限。
        RC4:一度广泛用于SSL/TLS和WEP加密,但由于安全性问题,现在不再推荐使用。
        E0:蓝牙技术中使用的流加密算法,存在已知的安全弱点。
        A5:用于GSM网络的加密,同样存在安全性问题。

2.2.3.2.4 流密码的分类

        同步流密码:与明文字符无关。

        自同步流密码:与明文字符有关。

        区别就是:是否具有记忆性。

2.2.3.3 安全性问题

        RC4、E0和A5由于各种已知的安全弱点,不再被视为足够安全。虽然存在更安全的流加密系统,但它们尚未被广泛标准化。选择和使用流加密算法时,重要的是要考虑算法的最新安全研究和推荐。

        对于需要流加密的应用,建议使用更新、更安全的算法或协议,并关注相关的密码学研究和行业标准动态,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2.3 非对称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

        定义:在非对称加密系统中,每个参与者都有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用于加密信息,而私钥用于解密信息。公钥是公开的,可以安全地共享;私钥是保密的,只有密钥的拥有者知道。
        特点:解决了密钥分发问题,因为公钥可以被公开分享,而不影响系统的安全性。
        加密和解密过程相对较慢,通常用于小量数据的加密,或加密对称加密的密钥(即密钥封装)。
        示例:RSA、El Gamal、椭圆曲线密码学(ECC)。

2.3.1 公钥密码学(非对称密码学)的发展史

        公钥密码学或非对称密码学是20世纪下半叶密码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发展。它解决了对称加密面临的密钥分发问题,允许在不安全的通信渠道上安全地交换密钥和加密数据。以下是公钥密码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关键事件:

2.3.1.1 1976年: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

        惠特菲尔德·迪菲(W. Diffie)和马丁·赫尔曼(M. Hellman)提出了公钥密码学的概念,并发明了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这是第一个公钥加密技术的实例,允许两个通信方在没有共享秘密密钥的情况下建立一个共享的秘密密钥。

2.3.1.2 1978年:RSA加密算法

        由罗纳德·里维斯特(R. Rivest)、阿迪·萨莫尔(A. Shamir)和伦纳德·阿德曼(L. Adleman)共同提出。RSA是第一个实用的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系统,基于大数分解的难题。

2.3.1.3 1978年:McEliece加密系统和Niederreiter加密系统

        这两个系统都基于纠错码理论,提供了与基于数论问题不同的安全基础。尽管McEliece和Niederreiter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不如RSA和其他系统流行,但它们对于后来的量子计算安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3.1.4 1985年:El Gamal加密算法

        由塔希尔·艾尔-加迈勒(Taher El Gamal)提出,基于离散对数问题El Gamal算法是一个公钥加密系统,也广泛应用于数字签名。

2.3.1.5 1987年:椭圆曲线密码学(ECC)

        椭圆曲线密码学的引入为公钥密码学提供了一种基于椭圆曲线数学的新方法,与基于传统数论问题的方法相比,ECC可以在较小的密钥大小下提供相同级别的安全性。

2.3.1.6 1994年:OAEP(Optimal Asymmetric Encryption Padding)

        RSA-OAEP是一种填充方案,用于提高RSA加密的安全性和实用性。OAEP通过引入随机性来解决一些简单的RSA实现可能遇到的安全漏洞。

        公钥密码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安全、数字签名和加密通信等领域的进步,是现代数字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的安全威胁的出现,公钥密码学和相关算法持续在安全性、效率和实用性方面进行优化和革新。

2.3.2 公钥密码学(非对称密码学)的基石:带陷门的单向函数

        公钥密码学的基础是带陷门的单向函数。这些函数设计得易于计算,但在不知道某个秘密(即"陷门")的情况下,很难逆向计算。这种单向性和陷门的存在使得公钥密码学既实用又安全。

2.3.2.1 带陷门的单向函数的特点

        易于正向计算:给定输入,计算对应输出的过程是高效的,通常在多项式时间内完成。
        难以逆向计算:不知道陷门信息的情况下,试图从输出逆推原始输入极其困难,需要的计算量是不切实际的。
        陷门知识:知道陷门信息的个体可以轻松地逆向函数,从而解密或验证信息。

2.3.3 公钥密码学中的应用实例

2.3.3.1 RSA算法——大整数分解问题

        基于大数分解:RSA算法的安全性基于大整数分解的难题。在RSA中,公钥由两个大质数pq的乘积N组成,其中N = p \times q。分解N回到pq是一个已知的公开信息(公钥)的情况下非常困难的问题,除非你知道pq(这就是陷门)。

2.3.3.2 El Gamal和Diffie-Hellman——离散对数问题

        离散对数问题涉及到在模N的情况下,给定ag,寻找一个整数,使得a = g^x \mod N。这里,g是Z/NZ的一个生成元。离散对数问题的难度是许多公钥密码体系安全性的基础,例如 El Gamal 加密和 Diffie-Hellman 密钥交换协议。

        在 Diffie-Hellman 密钥交换协议中,双方分别选择一个私钥(即离散对数问题中的x),然后根据对方发送的公钥(基于g^x \mod N))和自己的私钥计算出一个共同的密钥。由于离散对数问题的难度,在不知道私钥的情况下,即使拦截到公钥信息,也很难计算出共享密钥,从而保证了密钥交换的安全性。

        总结来说,大整数分解问题和离散对数问题的计算难度是现代许多密码学算法安全性的基础。没有快速算法能解决这两个问题,这使得以它们为基础的加密方法在当前的计算能力下是安全的。

        这些单向函数的存在和陷门机制是公钥密码学能够提供加密、数字签名和密钥交换等多种安全服务的关键。它们使得公钥可以公开分发,用于加密消息或验证签名,而私钥则保留为解密或签名生成的秘密。通过这种方式,即使在不安全的通信渠道上,也能安全地交换信息和验证通信双方的身份。

2.4 对称加密(密钥加密)与非对称加密(公钥加密)的优缺点

2.4.1 对称加密(密钥加密)的优缺点

2.4.1.1 优点

        加解密速度快Chiffrage et déchiffrage:对称加密算法通常基于简单的操作,如置换、替代、XOR运算和位移,使得它们在软件和硬件上都能高效执行,适合大量数据的加密

        可实现安全性极高:一次性密码本(弗纳姆密码Vernam Cipher)在理论上提供了无条件安全性,只要密钥随机、足够长且只使用一次,就无法被破解。

2.4.1.2 缺点

        密钥管理挑战:需要安全地分发partage和管理密钥,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在多用户环境中,每对用户都需要一个唯一的密钥,随着用户数量增加,密钥管理变得复杂

        缺乏内建身份验证和不可否认性:对称加密本身不提供消息发送者的验证或不可否认性,需要额外的机制来实现。

2.4.2 非对称加密(公钥加密)的优缺点

2.4.2.1 优点

        解决了密钥分发问题:非对称加密使用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其中公钥可以公开,私钥保密。这消除了密钥分发的难题,使得任何人都可以用公钥加密消息,但只有持有对应私钥的接收者能解密。

        提供身份验证和数字签名:非对称加密可以用于数字签名,提供消息来源的身份验证和不可否认性。

2.4.2.2 缺点

        速度慢:由于依赖于复杂的数学运算(如大数乘法、模幂运算),非对称加密通常比对称加密慢得多,不适合直接加密大量数据。

        仅提供计算安全性:虽然当前认为是安全的,但安全性基于计算难题(如大数分解、离散对数问题),理论上可能被未来的算法或量子计算破解。

        要公钥基础设施(PKI):为了防止中间人攻击,需要验证公钥的真实性,通常通过公钥基础设施(PKI)和数字证书来实现。

        总之,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各有优劣,它们常常被结合使用以发挥各自的优点。例如,在安全通信协议如SSL/TLS中,非对称加密用于密钥交换,而对称加密则用于实际的消息加密,这样既保证了密钥分发的安全性,又能高效地加密数据。

2.5 混合加密方案

        为了结合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各自的优势,常常采用混合加密方案。这种方案利用非对称加密处理密钥的安全交换,而使用对称加密来高效地处理实际数据的加密和解密。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混合加密实践:

2.5.1 密钥交换协议(如Diffie-Hellman)

        目的:安全地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个共享的秘密密钥,即使是在不安全的通信渠道上也能实现。
        操作:使用如Diffie-Hellman这样的密钥交换协议,通信双方可以各自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然后交换公钥。通过某些数学运算,双方分别使用对方的公钥和自己的私钥计算出一个相同的秘密值,这个秘密值然后作为对称加密的密钥。
        结果:这种方法生成的共享秘密密钥用于之后的通信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对称加密和解密,结合了非对称加密的密钥分发优势和对称加密的高效性。

2.5.2 混合加密(Hybrid Encryption)

        目的:结合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优势,实现高效且安全的数据传输。
        操作:首先,选择一个随机的对称密钥(会话密钥)用于加密实际的消息或数据。然后,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对这个对称密钥进行非对称加密,并将它安全地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出对称密钥,然后用它来解密接收到的数据。
        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即利用了非对称加密在不安全通道上安全交换密钥的能力,也利用了对称加密在处理大量数据时的高效性。

2.5.3 优缺点

        优点:混合加密方案兼具了非对称加密的安全密钥分发机制和对称加密的高效数据处理能力,适应了现代加密通信的需要。
        缺点:相比单一加密方法,混合加密方案的实现更复杂,需要更多的计算和协调过程,可能会稍微增加延迟。

        综上所述,混合加密方案通过巧妙地结合两种加密技术的优势,为现代的数字通信提供了一个既安全又高效的加密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广泛应用于各种安全协议和标准中,如SSL/TLS协议,保护着互联网上的数据传输。

2.6 安全级别

        在选择加密算法和密钥长度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所需的安全级别,以及与之对应的计算成本。不同类型的加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对于达到相同的安全级别,需要不同长度的密钥。这是因为它们各自的安全性基于不同的数学问题和计算复杂度。以下是对两种类型加密密钥长度需求的总结:

2.6.1 对称加密

        密钥长度较短:对于对称加密算法,即使是较短的密钥也能提供很高的安全性。当前,最小推荐长度为128位。这是因为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密钥空间的大小,即尝试所有可能密钥(即暴力攻击)的计算成本。
        实例:AES算法通常使用128位、192位或256位密钥。

2.6.2 非对称加密

        密钥长度较长:非对称加密算法依赖于数学问题的计算难度(如大数分解、离散对数问题等),为了达到与对称加密相同的安全级别,它们通常需要更长的密钥。
        RSA示例:为了保证充分的安全性,当前推荐的RSA密钥长度至少为2048位
        椭圆曲线密码学(ECC)示例:ECC提供了与RSA相当的安全性,但使用更短的密钥,一般推荐使用256位密钥。

2.6.3 密钥长度的选择

        密钥长度的选择不仅影响安全性,也影响算法的性能。较长的密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但同时也会增加计算成本和处理时间。
        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密钥长度的推荐值也在逐渐增加,以保持足够的安全边际。
        [keylength.com](http://www.keylength.com)是一个有用的资源,提供了基于当前密码学研究和标准的密钥长度推荐。

        总之,对称加密因其更短的密钥长度在处理大量数据时更为高效,而非对称加密则因其密钥分发的便利性和用于数字签名的能力在现代安全通信中不可或缺。正确选择密钥长度是确保加密系统既安全又高效的关键。

3. 密码分析学以及密码攻击

        密码学(Cryptographie):研究和开发加密技术和系统以保护信息免受未授权访问。
        密码分析(Cryptanalyse):尝试破解加密系统,以获得未授权访问信息的技术和方法。这包括尝试找到解密密钥,或以其他方式绕过加密机制。

        通过密钥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加密技术能够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即使在不安全的通信渠道上也能安全地传输信息。

3.1 克霍夫原则

        安全中的密钥概念与克克霍夫原则(Kerckhoffs's Principle)紧密相关。这一原则由荷兰密码学家奥古斯特·克克霍夫(Auguste Kerckhoffs)在19世纪提出,对现代密码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则的核心观点是:一个加密系统的安全性不应依赖于保持算法的秘密,而应依赖于 密钥的秘密这意味着即使攻击者知道加密算法的全部细节,没有密钥也不应能够破解加密的信息。

3.1.1 克霍夫原则的含义

        算法公开:安全系统的设计应假设加密算法是已知的或最终会被攻击者发现。这促进了算法的公开审查,有助于识别和修复弱点。
        密钥保密:系统的安全性完全依赖于密钥的保密性。只有密钥的保密性确保了,加密的数据才能保持安全。
        加密标准:加密和解密算法通常是标准化的,这意味着它们经过广泛的审查和测试,以证明它们在假定的攻击模型下是安全的。

在密码学和信息安全领域,安全性是保护数据不被未授权访问的能力。安全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物理措施、加密算法、安全协议等。在这里,我们将讨论两种主要的安全性概念:无条件安全和计算上安全。

3.1.2 无条件安全

        无条件安全,又称为绝对安全或不可破译的,是指一个加密系统的安全性不依赖于假定攻击者计算能力的限制。换句话说,即使攻击者拥有无限的计算资源,他们也无法破解加密的信息,因为解密所需的信息不可获得。这种安全性保证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加密消息都不会被解密。

        最著名的无条件安全实例是一次一密(One-Time Pad,OTP)加密方法。在一次一密加密中,使用一个与待加密消息长度相同的随机密钥进行加密。如果密钥是真正的随机的,且只使用一次,那么这种加密是不可破译的。然而,一次一密的实用性受到其密钥管理需求的严重限制,因为它要求密钥的长度至少与消息一样长,并且密钥的分发和保管都必须绝对安全。

3.1.2.1 计算上安全

        计算上安全是指一个加密系统的安全性是建立在攻击者的计算能力有限这一假设上的。这意味着,给定足够但有限的时间和计算资源,攻击者不能破解加密。这种安全不是绝对的,而是基于计算难题(如大数分解、离散对数问题等)的难度。

        计算上安全的加密算法设计考虑到了现有和预期未来的计算能力,以确保在实际的时间范围内,没有足够的计算资源能够破解加密。这种安全性与算法的密钥长度有直接关系,密钥越长,破解加密所需的计算就越多。

        然而,计算上安全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概念。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量子计算的潜在发展,今天认为安全的加密方法在未来可能变得脆弱。因此,维护计算上安全需要定期评估和更新加密算法和密钥长度。

        总的来说,无条件安全提供了理论上的绝对安全保证,但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实现;而计算上安全则提供了基于现实计算限制的安全保证,是大多数现代加密系统采用的方法。

3.1.3 安全性类型

        计算安全性:当完美的或无条件的安全性(即不依赖于计算复杂度的安全性)无法实现时,系统的安全性通常基于计算成本这意味着即使攻击者知道算法,但在实际可行的时间内无法通过计算找到密钥,因而被认为是安全的。
        密钥空间:为了防止暴力攻击(即尝试每个可能的密钥),密钥空间必须足够大使得在实际时间内穷举所有可能性变得不可行。这通常通过增加密钥的长度来实现。

3.1.4 密码算法要满足的准则

        密码算法只要满足以下两条准则之一:

        1.破译密文的代价超过

        2.破译密文所花的时间超过信息的有用期

3.1.5 实际应用

        克克霍夫原则强调了加密系统设计中透明性和密钥管理的重要性,促进了加密技术的发展和标准化。例如,现代加密标准如AES(高级加密标准)和RSA算法都是公开的,它们的安全性依赖于保持密钥的保密,而非算法本身的保密。

        在设计和评估加密系统时,遵循克克霍夫原则有助于确保系统即使面对具有高级知识的攻击者时也能保持安全。这也是为什么密钥的生成、分发、存储和销毁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3.2 密码分析学

        密码分析是研究如何在不知道加密密钥的情况下解密或破解加密信息的科学。这个领域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破解加密,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找出加密算法的弱点,从而改进加密技术,提高其安全性。密码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从简单的尝试所有可能的密钥(即暴力攻击),到利用数学和统计学原理发现加密算法的潜在漏洞。

3.2.1 暴力攻击(Brute-Force Attack)

        定义:尝试所有可能的密钥组合,直到找到正确的密钥为止。对于具有较短密钥长度的加密算法,暴力攻击是可行的,但随着密钥长度的增加,所需的尝试次数指数级增长,使得攻击变得不切实际。

3.2.2 密码分析技术

        差分密码分析(Differential Cryptanalysis):通过分析加密算法对于特定输入差异的输出差异,来尝试发现加密算法的非随机性或者模式,从而找到加密密钥。
        线性密码分析(Linear Cryptanalysis):利用加密算法中的线性关系(即明文、密文和密钥之间的某些比特位之间的线性方程)来寻找密钥。
        对操作模式的攻击:某些加密操作模式(如ECB模式)可能存在安全弱点,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弱点来揭露加密信息。
        量子密码分析:利用量子计算的原理,如Shor算法,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解决大数分解和离散对数问题,对当前依赖这些数学难题的公钥加密算法构成潜在威胁。

3.2.3 实际应用

        密码分析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发现和修复现有加密算法的安全漏洞,也推动了新加密技术的发展。例如,对DES算法的差分密码分析研究促进了更安全的AES算法的开发。在设计新的加密算法时,考虑其对已知密码分析技术的抵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密码分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随着攻击技术的进步和计算能力的增强,加密算法必须不断地进行改进和更新,以保持信息的安全性。

3.3 密码攻击类型

        在密码分析领域,根据攻击者所拥有的信息类型和权限,可以将攻击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攻击有助于更好地设计加密算法以抵抗这些攻击,从而提高加密系统的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攻击类型及其简要描述:

3.3.1 从密码分析者的角度分析

        穷举攻击、统计分析攻击和解密变换攻击是加密系统可能面临的三种常见攻击方式。每种攻击方式都有其对应的对抗策略,以确保加密信息的安全性。

3.3.1.1 穷举攻击

        定义:穷举攻击,又称为暴力破解攻击,是一种通过尝试所有可能的密钥来解密加密信息的方法。这种攻击方法不需要对加密算法的内部结构有任何了解,只依赖于不断的尝试直至找到正确的密钥。

        对抗方法:
        增加密钥长度:密钥越长,需要尝试的可能密钥数量就越多,穷举攻击所需的时间就会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使用密钥管理策略:定期更换密钥,减少攻击者尝试破解每个密钥的时间窗口。
        限制尝试次数:对于一些系统,如PIN码或密码登录,可以通过限制错误尝试的次数来抵抗穷举攻击。

3.3.1.2 统计分析攻击

        定义:统计分析攻击是基于分析明文和密文之间的统计规律进行的,攻击者试图找出密文和明文之间的统计对应关系,以此来推断密钥或明文。

        对抗方法:
        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使密文和明文之间的统计特性不一致,从而增加破解的难度。
        引入随机性:在加密过程中引入一些随机元素,使得相同的明文每次加密后生成不同的密文。
        频率扰乱:通过设计加密算法使得输出密文中各字符的出现频率均匀,减少或消除明文中的统计特征。

3.3.1.3 解密变换攻击

        定义:解密变换攻击是针对加密算法的数学基础进行的攻击,攻击者试图找到加密过程中的数学漏洞,以此来推导出密钥或解密算法。

        对抗方法:
        加强算法的数学基础:选择加密算法时,应确保其数学基础是坚固的,难以被数学方法攻破。
        使用复杂的加密算法:采用数学上更为复杂和难以解析的加密方法,使得直接对加密变换进行数学分析变得极其困难。
        定期更新和评估算法:随着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原有的加密算法可能会被新发现的数学方法攻破。因此,定期对加密算法进行安全性评估和更新是必要的。

        通过采取这些对抗措施,可以有效增强加密系统的安全性,降低被攻破的风险。

3.3.2 从敌手获得的资源进行分析

3.3.2.1 唯密文攻击(Ciphertext-Only Attack)

        描述:攻击者只有一个或多个加密的密文,没有对应的明文。攻击者的目标是解密这些密文或者发现用于加密的密钥。
        挑战:这是最基本的攻击模型,也是最难成功的,因为攻击者没有额外的信息来辅助解密。

        只要有足够的计算时间与空间

3.3.2.2 已知明文攻击(Known-Plaintext Attack)

        描述:攻击者拥有一些明文与其对应的密文。使用这些信息,攻击者尝试推导出密钥,进而解密其他密文。
        示例:线性密码分析是一种在已知明文攻击模型下使用的方法,通过分析明文与密文之间的线性关系来尝试找到密钥。

3.3.2.3 选择明文攻击(Chosen-Plaintext Attack)

        描述:在这种攻击中,攻击者可以选择任意的明文让加密系统加密,并获得相应的密文。这种能力大大增加了攻击者发现加密算法弱点的可能性。明文是精心选择的。
        示例:差分密码分析就是利用选择明文攻击的技术之一,通过分析加密算法对于特定明文变化的反应,来寻找加密算法的弱点。

3.3.2.4 选择密文攻击(Chosen-Ciphertext Attack)

        描述:攻击者可以选择密文并获得其对应的明文。这种类型的攻击通常假定攻击者有能力让解密系统解密自选的密文,以此来发现加密算法的漏洞或者密钥。
        应用:这种攻击模型在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的环境中更为常见,攻击者试图通过解密选定的密文来找到私钥或者破解加密算法。

        每种攻击类型都要求攻击者具有不同级别的能力和所掌握的信息量,加密系统的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这些不同的攻击场景,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随着密码学的发展,新的加密算法和技术被开发出来以抵御这些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攻击。

相关推荐

  1. 密码基本概念

    2024-03-26 14:30:01       8 阅读
  2. 密码基础古典密码

    2024-03-26 14:30:01       16 阅读
  3. 密码及其应用——安全邮件、公钥密码和PKI

    2024-03-26 14:30:01       13 阅读

最近更新

  1. TCP协议是安全的吗?

    2024-03-26 14:30:01       18 阅读
  2. 阿里云服务器执行yum,一直下载docker-ce-stable失败

    2024-03-26 14:30:01       19 阅读
  3. 【Python教程】压缩PDF文件大小

    2024-03-26 14:30:01       18 阅读
  4. 通过文章id递归查询所有评论(xml)

    2024-03-26 14:30:01       20 阅读

热门阅读

  1. django关于文件分块上传的简单实现(template+view)

    2024-03-26 14:30:01       19 阅读
  2. Promise封装ajax

    2024-03-26 14:30:01       16 阅读
  3. 【力扣】零钱兑换和零钱兑换2,动态规划算法

    2024-03-26 14:30:01       18 阅读
  4. Kafka简介

    2024-03-26 14:30:01       17 阅读
  5. Centos docker安装及常用命令

    2024-03-26 14:30:01       17 阅读
  6. Git 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式

    2024-03-26 14:30:01       18 阅读
  7. 视频中的车流量统计_3.13

    2024-03-26 14:30:01       17 阅读
  8. Unity中使用AssetPostprocessor对模型动画处理

    2024-03-26 14:30:01       2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