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AI再出发!超声波俱乐部内部分享会上海场圆满落幕

1月13日,第十五期超声波俱乐部在上海举办的内部分享会圆满落幕,本期的主题是:2024,AI再出发!

到场的嘉宾有:超声波创始人杨子超,超声波联合创始人、和牛商业创始人刘思雨,云九孵化器任鑫,着魔APP创始人杨磊,交个朋友董事、起点资本合伙人、原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所长孔华威,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付时鸣,Tiamat联合创始人姚宇清,考拉基金合伙人戴巍,保观科技COO 吕子睿,太水科技(上海)联合创始人、架构师曾昭毅,ContaAI创始人丹青,治煜科技CTO王骕,Buysmart.ai创始人陈历飞,GGAC数字艺术平台运营总监洪登科,前斗鱼市场总监、AI数字人市场运营专家李芯靓,腾讯安全产品经理张曦盛,某国有行金融科技公司黄新宇,出门问问品牌负责人高佳,成为资本高级投资经理王凯等。

杨子超首先复盘了过去的2023年AI领域创业的特点:

1.To C成本贵

2.To B不精准

3.做大模型的门槛极高

4.做应用的团队需要跨界(大模型、场景、数据)

杨子超预测2024年创业老炮开始入场,2025年AI应用场景大井喷。

2024年的AI创业方向有几个看点:

1.视频的精细化生成(如AI电影、AI游戏、AI广告):讲故事、做IP、场景共鸣、游戏互动。

2.多模态+IoT:AI+新材料(透明屏体验交互)+IoT、AI+摄像头(各种机器人)+IoT、AI+XR+IoT、AI+手机。

杨子超总结,AI是帮助人类处理知识的。知识是信息的一种,将它结合到某个正确的语义关系网络中,便可以利用它理解某种场景,或针对要实现的目标采取行动。

知识又可以分为常识性知识 (场景、人性)、科学知识 (物理、生物)、技术知识(行业、工程)、数学知识 (数学)。从整体上来看,AI就是机器建模(认知复杂度)分析知识,然后设计(概念复杂度)合成数据的结果。

“涌现”则是不同层次之间的知识相互作用,出现的新属性。好奇心本身也是一种人类的日常涌现,比如我们小时候,没有建立固有的知识体系,对什么都好奇,反而会获得很多有趣的体验和发现。

包括大模型产生的“幻觉”,也是涌现的一种。杨子超认为,幻觉现象反而可以视为一种潜在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给到我们一些出人意料的有趣答案。从另一个角度看,涌现隐藏着创新的机会。

任鑫的分享主题是《AI产品反共识》。他说:“我今天专门跟大家分享一些听起来可能不对的,反共识的东西。这样可能帮大家开拓思路,而不是讲一些‘AI是一场工业革命’的套话。”

任鑫先抛出一个问题,CUI(对话式用户界面)真的比传统的GUI(图形用户界面)好吗?并不见得。从用户层面看,CUI是缺失上下文的。GUI里,用户通过上下滑动看图片、文字等能够理解环境,但CUI很难做到。同时,CUI还存在对用户的意图识别不精准、有些场景操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从创业者层面看,存在赢家通吃,小玩家机会渺茫的趋势。因为CUI界面统一,入口很可能被ChatGPT、Copilot 或者 Siri 垄断了。那么创业者只能依赖自己的能力输出,任鑫建议创业者们可以更极端一点,直接把能力API化。

第二点,UI不是只有GUI和CUI。我们不能被自己固有认知束缚,比如看到手机就想着设计按钮,看到GPT就想着设计对话,但还有很多别的东西,像交互融入视觉感知和常识理解,与环境结合,能带来更多可能性。

任鑫认为,情感陪伴目前是最大的市场。情感方面不一定只有性,可以是任何精神层面的需求。任鑫说:“AI干正事不一定靠谱,但陪你说话真的超级靠谱,尤其现在有精神需求的人群在大幅度增加。”

讲效率,讲生产力,本质上是把人类工具化,但人类的角色应该是Co-Pilot。因为人类不是好工具,有七情六欲,有惰性,我们天然无法按照工具理性上的最优策略行动,但AI可以。

所以很多事不要以人类自己为主导,而是交给AI。比如人类做PPT,会先拍脑袋想一个逻辑,想一个框架,然后到处去搜资料,还不一定搜得到。机器做PPT,直接拍100个逻辑线出来,每个逻辑线可能需要5组数据、5张图片,然后砍掉80条可能资料不全的,最后剩20条给人类挑选。很多事情应该完全换一种思路来做。

拆解流程,才能用上AI;重构流程,才能用好AI。很多公司说自己用不上AI,因为用AI做出来的东西不行。任鑫提供了一个思路,把一件事情拆成N个部分。

比如写公众号,不叫写公众号,而是叫做找灵感,蹭热点找选题,选题好了出标题,标题好了出框架,框架好了出文章,文章好了,比如说填段子填金句,填完金句之后润色,润色完了发布。把它拆成这些步骤,就会发现这些步骤里面有几步是AI能做的,AI不一定能直接完成写公众号这么一个大任务。但是拆出来了之后,7步里面有2步它能做,即使它不能做的那些部分,你说给我100个方案,再从里面挑一个也是可以的。这样拆解下来,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工作AI都能塞得进去了。

但如果大家不是传统企业,这样的思路会把我们带到沟里。因为很多时候其实原有的流程要完全重塑,比如游戏制作流程里,有了AI,就可以把开发过程放到策划过程前面了,直接让AI先出各种各样的创意,然后我们再从里面挑。

AI产品经理的第一性原理:当下状态是一种构建,不是一种天经地义。我们习以为常的很多东西就真的合理吗?很多时候,是有人一开始往这个方向定义了,所以大家就往这个方向走了,它们是基于当下历史环境的一个构建,我们需要跳出来,重新去想。

如果这一轮真的像蒸汽机革命一样,是巨大的浪潮,那么我们很有可能看不见需求,因为理念没有变的时候,需求是不会浮现出来的,好像现在你穿越到清朝去,你发现男女不平等,发现女性受压迫,但女性们自己没有被解放的需求,只有当你有了理念叫做男女平等之后,你才能够看到这个问题,识别出这个需求。

当你的理念被当时的时代所局限,你是看不见这个需求的。所以如果我们要做出先进的产品,就必须先要给自己一个先进的理念,不管是哪个方面,甚至有点错的理念,这个理念要跟当下的时代不一致,往前走一步,你才能够看到当下时代有什么需求是大家看不见的,理念先行,才能看到问题和需求。

穷惯了,要学习过富裕日子。说起AI教育,很多人想的是AI如何把这100本书灌给你,但我凭什么要学这100本书?我们应该深入场景,比如你每天遇到的真实问题是什么?比如说你年纪小,你的手下年纪比你大,你刚接手这个工作,有一个刺头不搭理你。这是你当下遇到的一个具体问题,AI应该根据当下具体的问题,从这100本书当中抽取出直接能够解决你这个问题的一段,落地到你具体的场景,教你怎么办。日后如果刺头还在,那么跟这种事相关的三个解决方案,你觉得按照你的个性,最接受哪一种?

没错,这样会很浪费,但我们要习惯这样浪费。以往的一个老师讲课,讲给100个学生听,因为教育资源是宝贵的,但现在有了AI,我们可以重塑教育,比如批改作业,可以从老师花一分钟给你挑错,变成老师用几个小时、多种方式给你示范,根据你的特点进行更人性化的教学。

我们现在应该充分地浪费智能,哪怕把我们的账单爆掉。我们过去所有的工作设计都是基于智能很贵的前提,但我们是要走向未来的,需要洗过脑子重新设计,否则又要掉到传统思维里了。

非用户才是新用户,好用户。我们创业的时候经常会想,我做一个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东西,把他的用户抢过来。但最终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这样的。20个创业者都是这样想的,最后大家会卷得不可开交。比如拼多多早期崛起,靠的不是抢淘宝或者京东的用户,而是一批以前没用过电商的用户。

凡是生产力的变革很有可能会导致需求的变革,有一块市场曾经不存在,但现在会存在。比如AI法律服务,你在健身房办了一千块钱的卡,但现在你要搬家,健身房说卡里的钱不退。我们这时候往往不会特意为了一千块去找个律师,但如果AI可以搞得话,那么这一千块就有可能要回来。

很多需求我们都看不见,不仅需求看不见,连人群都看不见。比如盲人不知道自己厨房里的酱油有没有过期,这个颜色的上衣配这个颜色的裤子好不好看。有一大批盲人、聋人的需求,现在AI都可以满足,但这些人根本不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视野范围内。“我们一定要看到新用户,找到新的解决方案,才能够把路蹚出来。”任鑫总结。

杨磊则从算力的角度出发,分享了一些观察。

算力增长超过摩尔定律。英伟达预测:Transformer模型的算力训练需求每两年增长275倍,所有其他模型的趋势是每两年增长8倍。OpenAI研究表明:自201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 AI 训练运行中使用的计算量(算力)每3到4个月翻一番(相比之下,摩尔定律的翻倍周期约为2年)。自2012年以来,该指标已增长超过300,000倍(2年翻倍期仅产生7倍增长)。

计算架构重新组合。CPU/SOC的摩尔定律即将结束,CPU计算性能进入滞缓期,而GPU计算性能未来10年再翻1000倍。

通过分析超大算力解构、连接、存储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杨磊总结:计算架构有了结构性变化。这也是为什么英伟达CEO黄仁勋说“越买越便宜”、“重新发明计算”。

同时,互联网数据总量在五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8%,也体现出了从结构化数据(能够用数据或统一的结构表示的信息)向非结构化数据(无法用数字或者统一的结构表示的信息,例如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迁移的特征。

在新的计算框架和架构下,核心计算单元从CPU转移到了GPU,信息和数据的处理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果全世界的互联网数据和信息存储以及处理的方式都由原来的文件系统变成Token和向量,那么,是不是由此带来的信息价值会重新被定义,信息数据的分发会出现新的形态。

由此推测,我们正处于新旧算力时代交替时期,这也引发了新的思考:信息与数据的新价值将会体现在哪里?目前,大语言模型、自动驾驶已经出现,那么接下来还会有其他的新创造吗?

参会嘉宾们都贡献出了精彩观点,但由于是超声波俱乐部内部的分享会,所以很多精彩的内容不便对外公开,欢迎更多优秀的朋友们加入超声波俱乐部。

超声波俱乐部目前拥有超过100位AI领域的顶级创业者,连接超过1000位AI领域的创始人、CTO、产品经理、风险投资人。超声波俱乐部定期组织成员开展内部分享会,也会举办不定期的开放交流活动,分享内容涵盖AI行业趋势、技术创新、产品及商业等方向。

最近更新

  1. TCP协议是安全的吗?

    2024-01-26 02:12:05       18 阅读
  2. 阿里云服务器执行yum,一直下载docker-ce-stable失败

    2024-01-26 02:12:05       19 阅读
  3. 【Python教程】压缩PDF文件大小

    2024-01-26 02:12:05       19 阅读
  4. 通过文章id递归查询所有评论(xml)

    2024-01-26 02:12:05       20 阅读

热门阅读

  1. WEB字符串包装以及BOM编程

    2024-01-26 02:12:05       30 阅读
  2. 2024-01-25 精神分析-内在自我-单一支持体系-分析

    2024-01-26 02:12:05       33 阅读
  3. Git学习笔记:3 git tag命令

    2024-01-26 02:12:05       4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