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Aop详解

首先了解基本的自定义注解(配置项参考网址) + 切面(配置项参考) + 切面由浅入深 + 具体的@Transaction详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Spring自定义注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 1-5 小节均偏向于理论知识,若只是想要了解如何自定义注解和如何应用注解,请跳转至第6小节开始阅读。
在本篇中,主要是针对注解的概念和运行时注解进行解释说明,附带有三个实战的案例,尽可能的让大家能够理解透彻并且能够加以应用。

1、什么是注解👨‍🏫

Java 注解(Annotation)用于为 Java 代码提供元数据。作为元数据,注解不直接影响你的代码执行,但也有一些类型的注解实际上可以用于这一目的。Java 注解是从 Java5 开始添加到 Java 的。–官方文档

1.1、注解
Annotion(注解)是一个接口,程序可以通过反射来获取指定程序元素的Annotion对象,然后通过Annotion对象来获取注解里面的元数据。
我们常常使用的注解,@Data、@Controller等等,这些都是注解,创建一个注解,也很简单,创建一个类,然后将class改为 @interface就是一个注解啦。

1.2、注解出现的位置
Java代码中的包、类型、构造方法、方法、成员变量、参数、本地变量的声明都可以用注解来修饰。注解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标记,程序在编译或者运行时可以检测到这些标记而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

1.3、关于注解的处理
我们一般将利用反射来处理注解的方式称之为运行时注解。
另外一种则是编译时注解,如我们常常使用的 lombok 里的注解,@Data,它能够帮我们省略set/get方法,我们在Class上加上这个注解后,在编译的时候,lombok其实是修改了.class文件的,将set/get方法放进去了,不然的话,你可以看看编译完后的.class文件。诸如这种,我们常称为编译时注解,也就是使用javac处理注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来自于极客学院
这幅图就是从.java文件到class文件的,再到class文件被 JVM 加载的过程。
而其中的注解抽象语法树这一阶段,就是去解析注解,然后根据定义的注解处理器进行相关的逻辑处理。

这一块不是我的关注点,略过略过啦,朋友们,好奇可以去研究研究噢

2、注解的目的或作用💞

  • 生成文档。这是最常见的,也是 Java 最早提供的注解。如@param、@return等等
  • 跟踪代码依赖性,实现替代配置文件功能。**作用就是减少配置,如 Spring中Bean的装载注入,而且现在的框架基本上都是使用注解来减少配置文件的数量,同时这样也使得编程更加简洁,代码更加清晰。
  • 在编译时进行格式检查。**如@Override放在方法前,如果你这个方法并不是覆盖了超类方法,则编译时就能检查出;
  • 标识作用。**当Java编译时或运行时,检测到这里的注解,做什么的处理,自定义注解一般如此。
    携带信息。 注解的成员提供了程序元素的关联信息,Annotation 的成员在 Annotation类型中以无参数的方法的形式被声明。其方法名和返回值定义了该成员的名字和类型。在此有一个特定的默认 语法:允许声明任何Annotation成员的默认值。一个Annotation可以将name=value对作为没有定义默认值的Annotation 成员的值,当然也可以使用name=value对来覆盖其它成员默认值。这一点有些近似类的继承特性,父类的构造函数可以作为子类的默认构造函数,但是也 可以被子类覆盖。
    这么一大段话,其实就是关于注解中成员的解释。

说了这么多,其实一句话也能表达完。
注解就是一张便利贴,它贴在那里,你看到的那一刻,就明白该做什么事啦。

如出门前,门上贴着一张便利贴📌,上面写着"出门记得带钥匙",当你看到的那一刻,你就会去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带钥匙啦。
在Java中也是一样的,你定义了一个注解,注解上可以写一些东西,然后你再将它贴在某个上面,说明白执行规则,当编译到这里的时候需要干嘛干嘛,又或者是当运行到这里的时候需要干嘛干嘛。
因为注解写的东西的不同,或者是处理注解的规则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注解及作用。

3、JDK内置注解💫 【内置+元注解 == 一共八个固定注解】

Java中 内置的注解有5类,具体包括:
@Deprecated:过时注解,用于标记已过时 & 被抛弃的元素(类、方法等)
@Override:复写注解,用于标记该方法需要被子类复写
@SuppressWarnings:阻止警告注解,用于标记的元素会阻止编译器发出警告提醒
@SafeVarargs:参数安全类型注解,用于提醒开发者不要用参数做不安全的操作 & 阻止编译器产生 unchecked警告,Java 1.7 后引入

4、元注解 🎯

何为元注解?就是注解的注解,就是给你自己定义的注解添加注解,你自己定义了一个注解,但你想要你的注解有什么样的功能,此时就需要用元注解对你的注解进行说明了。
接着上一个比喻

注解有很多很多吗,门上贴一个,冰箱上贴一个,书桌上贴一个等等
元注解勒就是把他们整合起来称呼的,像上面这些可以统称为生活类注解啊。所以也就是注解的注解。

4.1、@Target
在 @Target 注解中指定的每一个 ElementType 就是一个约束,它告诉编译器,这 个自定义的注解只能用于指定的类型。
说明了注解所修饰的对象范围:注解可被用于 packages、types(类、接口、枚举、Annotation类型)、类型成员(方法、构造方法、成员变量、枚举值)、方法参数和本地变量(如循环变量、catch参数)。
4.2、@Retention
定义了该注解的生命周期:

某些注解仅出现在源代码中,而被编译器丢弃; (源码级)
而另一些却被编译在class文件中; (字节码级)

编译在class文件中的注解可能会被虚拟机忽略,而另一些在class被装载时将被读取(请注意并不影响class的执行,因为注解与class在使用上是被分离的)。绝大多数开发者都是使用RUNTIME,因为我们期望在程序运行时,能够获取到这些注解,并干点有意思的事儿,而只有RetentionPolicy.RUNTIME,能确保自定义的注解在运行时依然可见。(运行级)

使用这个元注解可以对自定义注解的“生命周期”进行限制。
RetentionPolicy.SOURCE 一般开发者很少用到,大都是Java内置的注解。如@Override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SOURCE)
public @interface Override {
}
@Target({TYPE, FIELD, METHOD, PARAMETER, CONSTRUCTOR, LOCAL_VARIABL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SOURCE)
public @interface SuppressWarnings {
}

这些注解只是在编译的时候用到,一旦编译完成后,运行时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他们被称作源码级别注解。
如果有了解过 lombok 一些简单原理的开发者, 都知道它是通过注解在编译时自动生成一部分代码,让源码看起来更简洁,字节码却很强大。
当然,这种方式有它自身的缺陷,譬如不一致性,问题排解时的困扰,以及依赖问题,不是本篇重点,扯回来。

提供信息给编译器: 编译器可以利用注解来检测出错误或者警告信息,打印出日志。
编译阶段时的处理: 软件工具可以用来利用注解信息来自动生成代码、文档或者做其它相应的自动处理。
运行时处理: 某些注解可以在程序运行的时候接受代码的提取,自动做相应的操作。

4.3、@Documented
用于描述其它类型的annotation应该被作为被标注的程序成员的公共API,因此可以被例如 javadoc此类的工具文档化。是一个标记注解,没有成员。
4.4、@Inherited
是一个标记注解阐述了某个被标注的类型是被继承的。使用了@Inherited修饰的注解类型被用于一个class时该class的子类也有了该注解。
4.5、@Repeatable
允许一个注解可以被使用一次或者多次(Java 8)。

5、自定义注解📸

自定义注解实际上就是一种类型而已,也就是引用类型(Java中除了8种基本类型之外,我们见到的任何类型都是引用类型)
5.1、定义注解
自定义注解过程:

声明一个类MyAnnotation
把class关键字改为@interface

这样我们就声明了一个自定义的注解,当我们用@interface声明一个注解的时候,实际上是声明了一个接口,这个接口自动的继承了java.lang.annotation.Annotation,但是我们只需要@interface这个关键字来声明注解,编译器会自动的完成相关的操作,不需要我们手动的指明继承Annotation接口
另外在定义注解时,不能再继承其他的注解或接口。
我举了四个例子,这四个注解分别是放在 类(接口、枚举类上)、构造函数、方法级别、成员属性上的。

@Documented    //定义可以被文档工具文档化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声明周期为runtime,运行时可以通过反射拿到
@Target(ElementType.TYPE)//注解修饰范围为类、接口、枚举
public @interface ClassAnnotation {
    public String name() default "defaultService";
    public String version() default "1.1.0";
}

@Documented
@Target(ElementType.CONSTRUCTOR)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ConstructorAnnotatin {
    String constructorName() default "";
    String remark() default "构造器";
}

@Documented
@Target(ElementType.FIEL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FieldAnnotation {
    public String name() default "defaultName";

    public String value() default "defaultValue";
}

 @Documente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public @interface MethodAnnotation {
     public String name() default "defaultName";
     public MethodTypeEnum type() default MethodTypeEnum.TYPE1;
 }

public enum MethodTypeEnum {
    TYPE1,TYPE2
}

5.2、注解的成员变量

成员以无参数无异常的方式声明 String constructorName() default “”;
可以使用default为成员指定一个默认值 public String name() default “defaultName”;
成员类型是受限的,合法的类型包括原始类型以及String、Class、Annotation、Enumeration (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有8种:byte(字节)、short(短整型)、int(整数型)、long(长整型)、float(单精度浮点数类型)、double(双精度浮点数类型)、char(字符类型)、boolean(布尔类型)
public MethodTypeEnum type() default MethodTypeEnum.TYPE1;
注解类可以没有成员,没有成员的注解称为标识注解,例如JDK注解中的@Override、@Deprecation
如果注解只有一个成员,并且把成员取名为value(),则在使用时可以忽略成员名和赋值号“=”
例如JDK注解的@SuppviseWarnings ;如果成员名 不为value,则使用时需指明成员名和赋值号"="

5.3、使用注解
因为我们在注解中声明了属性,所以在使用注解的时候必须要指明属性值 ,多个属性之间没有顺序,多个属性之间通过逗号分隔

@ClassAnnotation(name = "personBean", version = "1.2.1")
public class Person {

//    告诉大家是可以用的,但是影响我测试,我就又注释掉了.
//    @ConstructorAnnotatin(constructorName="Person()")
//    public Person(String description) {
//        this.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    }

    @FieldAnnotation(name = "description", value = "This is my personal annotation")
    private String description;

    public String getDescription() {
        return description;
    }

    public void setDescription(String description) {
        this.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

    @MethodAnnotation(name = "sayHello", type = MethodTypeEnum.TYPE2)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Annotation!");
    }
}

5+、Java反射API和类加载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类的三个主要特性是它的字段(变量)、方法和构造函数。为了描述和访问对象,这三个特性在反射API中由单独的类表示:java.lang.reflect.Fieldjava.lang.reflect.Method,以及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我们可以通过class对象查找类的这些成员。

5+1、什么是反射+基本原理

Java反射API,位于java.lang.reflect包。顾名思义,反射是类或对象检查自身的能力。反射允许Java代码查看对象(更准确地说,对象的类)并确定其结构。在安全管理器所施加的限制内,您可以找出一个类有哪些构造函数、方法和字段,以及它们的属性。

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中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的反射机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ass加载过程·:
Java类加载主要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编译阶段
将.java源文件编译成.class字节码文件。

运行阶段

  • 当JVM第一次加载某一个用到的类时,会使用ClassLoader类加载器加.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中。
  • 连接-验证阶段:对class进行验证 头文件元数据等。
  • 连接-准备阶段:收集字节码中的静态属性与静态代码块,并把静态属性赋值默认值。
  • 连接-解析阶段:解析阶段主要是把符号引用转换为地址应用。
  • 初始化:初始化阶段主要是运行class的静态代码块内容。

所有阶段都运行完成之后,此时JVM会把二进制的class文件加载到方法区,同时创建一个Class对象放入堆区。这个时候仅仅是完成了类的加载过程,之后才是创建对象。

5+2、反射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1.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

  2. 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象。

  3.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类所具有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4. 在运行时调用任意一个对象的方法。

  5. 生成动态代理。

  6. Spring 框架中的反射机制主要是通过 Java 的反射 API
    实现的,它允许在运行时动态地加载、检查、创建、访问和修改类、对象、属性和方法等信息。

    在 Spring 中,反射机制常常用于实现依赖注入、AOP、事务管理等功能。具体来说,通过反射机制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 实例化对象:通过 Class 对象的 newInstance() 方法可以创建一个类的实例对象。

    • 获取类信息:通过 Class 对象的 getMethods()、getFields()、getConstructors()
      等方法可以获取类的属性、方法、构造函数等信息。

    • 调用方法:通过 Method 对象的 invoke() 方法可以调用方法。

    • 访问属性:通过 Field 对象的 get()、set() 方法可以访问和修改对象的属性。

    在 Spring 中,反射机制常用于实现依赖注入。例如,通过读取 XML 配置文件中的 bean
    定义信息,可以获取类的全限定名、构造函数参数、属性值等信息,然后使用反射机制动态地创建类的实例对象,并将其注入到其他对象中。

    另外,在 Spring AOP 中也常常用到反射机制。例如,在基于方法的 AOP 中,通过获取目标对象的 Method
    对象,可以在方法执行前后进行一些增强操作。

    总之,Spring 框架中的反射机制为实现各种高级特性提供了基础支持,也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方便的工具和技术。

5+3、API方法

1、获得Class对象

每个类被加载之后,系统就会为该类生成一个对应的Class对象。通过该Class对象就可以访问到JVM中的这个类。

在Java程序中获得Class对象通常有如下三种方式:

使用 Class 类的forName(String clazzName)静态方法。该方法需要传入字符串参数,该字符串参数的值是某个类的全限定名(必须添加完整包名)。

调用某个类的class属性来获取该类对应的 Class 对象。

调用某个对象的getClass()方法。该方法是java.lang.Object类中的一个方法。

//第一种方式 通过Class类的静态方法——forName()来实现
class1 = Class.forName("com.lvr.reflection.Person");
//第二种方式 通过类的class属性
class1 = Person.class;
//第三种方式 通过对象getClass方法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Class<?> class1 = person.getClass();

对于方式一和方式二都是直接根据类来取得该类的 Class 对象,相比之下,方式二有如下的两种优势:

代码跟安全。程序在编译阶段就能够检查需要访问的 Class 对象是否存在。
线程性能更好。因为这种方式无须调用方法,所以性能更好。
可以通过类的类类型创建该类的对象实例。

Class.newInstance();
//
Foot foot = (Foot) c1.newInstance();
2、从 Class 中获取信息

一旦获得了某个类所对应的Class 对象之后,就可以调用 Class 对象的方法来获得该对象的和该类的真实信息了。

1、获取 Class 对应类的成员变量
Field[] getDeclaredFields(); // 获取 Class 对象对应类的所有属性,与成员变量的访问权限无关。
Field[] getFields(); // 获取 Class 对象对应类的所有 public 属性。
Field getDeclaredField(String name); // 获取 Class 对象对应类的指定名称的属性,与成员变量的访问权限无关。
Field getField(String name); // 获取 Class 对象对应类的指定名称的 public 属性。

2、获取 Class 对应类的方法
Method[] getDeclaredMethods(); // 获取 Class 对象对应类的所有声明方法,于方法的访问权限无关。
Method[] getMethods(); // 获取 Class 对象对应类的所有 public 方法,包括父类的方法。
Method getMethod(String name, Class<?>...parameterTypes); // 返回此 Class 对象对应类的、带指定形参列表的 public 方法。 Method getDeclaredMethod(String name, Class<?>…parameterTypes); // 返回此 Class 对象对应类的、带指定形参列表的方法,与方法的访问权限无关。

3、获取 Class 对应类的构造函数
Constructor<?>[] getDeclaredConstructors(); // 获取 Class 对象对应类的所有声明构造函数,于构造函数的访问权限无关。 Constructor<?>[] getConstructors(); // 获取 Class 对象对应类的所有 public 构造函数。
Constructor getDeclaredConstructor(Class<?>...parameterTypes); // 返回此 Class 对象对应类的、带指定形参列表的构造函数,与构造函数的访问权限无关。 Constructor getConstructor(Class<?>…parameterTypes); // 返回此 Class 对象对应类的、带指定形参列表的 public 构造函数。

4、获取 Class 对应类的 Annotation(注释)
A getAnnotation(Class annotationClass); // 尝试获取该 Class 对对象对应类存在的、指定类型的 Annotation;如果该类型的注解不存在,则返回 null。
A getDeclaredAnnotation(Class annotationClass); // 这是Java8新增的方法,该方法尝试获取直接修饰该 Class 对象对应类、指定类型的Annotation;如果该类型的注解不存在,则返回 null。
Annotation[] getAnnotations(); // 返回修饰该 Class 对象对应类存在的所有Annotation。
Annotation[] getDeclaredAnnotations(); // 返回直接修饰该 Class 对应类的所有Annotation。
A[] getAnnotationsByType(Class annotationClass); // 获取修饰该类的、指定类型的多个Annotation。
A[] getDeclaredAnnotationsByType(Class annotationClass); // 获取直接修饰该类的、指定类型的多个Annotation。

5、获取 Class 对应类的内部类
Class<?>[] getDeclaredClasses(); // 返回该 Class 对象对应类包含的全部内部类。

6、获取 Class 对应类的外部类
Class<?> getDeclaringClass(); // 返回该 Class 对象对应类所在的外部类。

7、获取 Class 对应类所实现的接口
Class<?>[] getInterfaces();

8、获取 Class 对应类所继承的父类
Class<? super T> getSuperClass();

9、获取 Class 对应类的修饰符、所在包、类名等基本信息
int getModifiers(); // 返回此类或接口的所有修饰符。修饰符由 public、protected、private、final、static、abstract 等对应的常量组成,返回的整数应使用 Modifier 工具类的方法来解码,才可以获取真实的修饰符。
Package getPackage() // 获取该类的包。
String getName() // 以字符串的形式返回此 Class 对象所表示的类的名称。
String getSimpleName() // 以字符串的形式返回此 Class 对象所表示的类的简称。

10、判断该类是否为接口、枚举、注解类型等
boolean isAnnotation() // 返此 Class 对象是否是一个注解类型(由@interface定义)。
boolean isAnnotationPresent(Class<? extends Annotation> annotationClass) // 判断此 Class 对象是否使用了Annotation修饰。
boolean isAnonymousClass() // 此 Class 对象是否是一个匿名类。
boolean isArray() //此 Class 对象是否是一个数组。
boolean isEnum() // 此 Class 对象是否是一个枚举(由 enum 关键字定义)。
boolean isInterface() // 此 Class 对象是否是一个接口(由 interface 关键字定义)。
boolean isInstance(Object obj) // 判断 obj 是否是此 Class 对象的实例。该方法完全可以替代 instanceof 操作符。

5+4、应用实例

获取Class对象的几种方式

  //一、获取class的几种方式
    Class<?> cls1 = Class.forName("com.example.module01.reflect.Human"); //常用于动态的加载某个class,例如从配置文件获取
    Class<Human> cls2 = Human.class;//常用于调用某个需要class类型参数的方法时的参数传递
    Class<? extends Human> cls3 = new Human().getClass();//常用于在明确类型的情况下获取class
    Class<?> cls4 = RefTest01.class.getClassLoader().loadClass("com.example.module01.reflect.Human");//常用于动态

    System.out.println(cls1 == cls2 ? cls1 == cls3 ? cls1 == cls4 : "不相等" : "不相等"); //true

Constructor类API

        // 2.1 构造方法相关
        Class<Student> clazz = Student.class;
        Constructor<?>[] declaredConstructors = clazz.getDeclaredConstructors();
        System.out.println("声明的构造方法个数:" + declaredConstructors.length);
        Constructor<?>[] constructors = clazz.getConstructors();//获取所有的构造方法
        for (Constructor<?> constructor : constructors) {
            Class<?> declaringClass = constructor.getDeclaringClass();//获取此构造方法的声明类
            Class<?>[] parameterTypes = constructor.getParameterTypes();//获取不带泛型的构造方法
            Type[] genericParameterTypes = constructor.getGenericParameterTypes();//获取带泛型的构造方法
            Object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constructor.newInstance();//调用new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构造方法的声明位置:" + declaringClass + ",构造方法参数个数:" + parameterTypes.length
             + ",带泛型的构造方法参数个数:" + genericParameterTypes.length + ",创建的对象:" + instance);
        }

Method API

//2.2 method方法API
Method[] methods = clazz.getMethods(); //可以获取所有的公开的方法,包括本类的和继承的
for (Method method : methods) {
    System.out.println("公开的方法:" + method.getName() + "," + method.getDeclaringClass());
}
Method[] declaredMethods = clazz.getDeclaredMethods();//获取声明在本类中的所有方法,包括静态方法
for (Method declaredMethod : declaredMethods) {
    declaredMethod.setAccessible(true);//破解private权限
    declaredMethod.invoke(clazz.newInstance());//反射执行方法
    System.out.println("本类所有方法:" + declaredMethod);
}

System.out.println("========================Field=======================");

Field API

        //2.3 属性相关
        Field[] fields = clazz.getFields();
        for (Field field : fields) {
            System.out.println("公开的属性:" + field.getName());
        }
        for (Field declaredField : clazz.getDeclaredFields()) {
            Student student = clazz.newInstance();
            declaredField.setAccessible(true);//设置可访问
            declaredField.set(student,1);//给属性赋值
            Object value = declaredField.get(student);
            System.out.println("本类的所有属性:" + declaredField.getName()  + "  val ===> " + value);
        }

获取父类 接口API相关信息,通过获取superClass给继承的父类

属性赋值
   //2.4获取父类、接口信息
        Class<? super Student> superclass = clazz.getSuperclass();
        Class<?>[] interfaces = clazz.getInterfaces();
        System.out.println("父类是:" + superclass); //Object类的superClass是null。
        System.out.println("本类实现的接口:" + interfaces.length);

        //2.5 实现Spring自动注入效果,将父类的protected类型属性也自动注入。
        Class<Student> stuClass = Student.class;
        //通过反射创建对象
        Student instance = stuClass.newInstance();
        //获取本类的方法
        for (Field field : stuClass.getDeclaredFields()) {
            //开启访问权限
            field.setAccessible(true);
            //动态赋值
            field.set(instance,111);
        }
        //继续获取父类的class对象
        Class<? super Student> superClass = stuClass.getSuperclass();
        //继续获取父类的成员属性
        Field[] declaredFields = superClass.getFields();
        for (Field declaredField : declaredFields) {
            //给父类属性赋值
            declaredField.set(instance,222);
        }

        //打印输出
        System.out.println(instance);

参考

  1. Java–反射机制(一)——反射 API
  2. Java反射API详解
  3. Java反射-反射API、类加载过程

5.4、浅提一下反射【重点】
想要去获取注解就不得不提到反射啦,但 Java 反射会带来一定的耗时,因此使用运行注解需要考虑对性能的影响。
我们声明一个Student类用来描述学生对象的信息的

class Student{
   String name;
   String school;
   //...set/get
}

当我们创建一个学生对象时,学生对象的信息是保存在 Student 类中,所以 Student 类会提供获取这些信息的方法。
在Java类中,每个类都会有对应的Class,要想执行反射操作,必须先要获取指定类名的Class

了解Class对象:
类是程序的一部分,每个类都有一个 Class 对象。换言之,每当我们编写并且编译 了一个新类,就会产生一个 Class 对象(更恰当的说,是被保存在一个同名的 .class 文件中)。为了生成这个类的对象,Java 虚拟机 (JVM) 先会调用 “类加载器” 子系统把 这个类加载到内存中。
Class类:简单说就是用来描述类对象的信息的
类对象的信息包括:

类的基本信息:包名、修饰符、类名、基类,实现的接口
属性的信息:修饰符、属性类型、属性名称、属性值,
方法的信息:修饰符、返回类型、方法名称、参数列表、抛出的异常
构造方法的信息:修饰符、类名、参数列表、抛出的异常
注解的相关信息:
因为:类对象的相关信息全部保存在Class类
所以:Class类会提供获取这些信息的方法

一旦某个类的 Class 对象被载入内存,它就可以用来创建这个类的所有对象。

通过 Class 获取类的相关信息,通过Class创建对象,通过 Class 调用对象上面的属性,调用对象上面的方法,这种操作就称为反射,要想执行反射操作,必须先要获取到指定的类名的 Class
获取Class的不同方式

获取基本类型的Class

1)基本类型Class:如 int.Class获取的就是 int 类型的 Class
获取引用类型的Class1)引用类型的Class:如String.Class获取的就是String类对应的Class
2)通过对象来获取:如:String obj="hello"Class calz = obj.getClass(),获取的就是String类对应的Class
3Class.forName("java.lang.String"),获取的就是对应的Class

5.5、提取注解

public class TestClassAnnotation {

    private static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ass<?> clazz = person.getClass();
        //因为注解是作用于类上面的,所以可以通过isAnnotationPresent来判断是否是一个具有指定注解的类
        if (clazz.isAnnotationPresent(ClassAnnotation.class))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a class with annotation ClassAnnotation!");
            //通过getAnnotation可以获取注解对象
            ClassAnnotation annotation = clazz.getAnnotation(ClassAnnotation.class);
            if (null != annotation) {
                System.out.println("BeanName = " + annotation.name());
                System.out.println("BeanVersion = " + annotation.version());
            } else {
                System.out.println("the annotation that we get is null");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not the class that with ClassAnnotation");
        }
    }
}
This is a class with annotation ClassAnnotation!
BeanName = personBean
BeanVersion = 1.2.1

scss复制代码public class Annotatio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Class<?> clazz = Class.forName("com.nzc.my_annotation.shang.Person");
    System.out.println("==============类注解解析==============");
    printClassAnno(clazz);
    
    System.out.println("==============成员变量注解解析==============");
    printFieldAnno(clazz);
    
    System.out.println("==============成员方法注解解析==============");
    printMethodAnno(clazz);
    
    System.out.println("==============构造器注解解析==============");
    printConstructorAnno(clazz);
    
  }
  
  /**
   * 打印类的注解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ClassAnno(Class<?> clazz)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判断是否有AuthorAnnotatin注解
    if(clazz.isAnnotationPresent(ClassAnnotation.class)) {
      //获取AuthorAnnotatin类型的注解
      ClassAnnotation annotation = clazz.getAnnotation(ClassAnnotation.class);
      System.out.println(annotation.name()+"\t"+annotation.version());
    }
  }
  
  
  /**
   * 打印成员变量的注解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FieldAnno(Class<?> clazz)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Field[] fields = clazz.getDeclaredFields();
    for (Field field : fields) {
      if(field.isAnnotationPresent(FieldAnnotation.class)) {
        FieldAnnotation annotation = field.getAnnotation(FieldAnnotation.class);
        System.out.println(annotation.name()+"\t"+annotation.value());
      }
    }
  }
  
  /**
   * 打印成员变量的注解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MethodAnno(Class<?> clazz)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Method[] methods = clazz.getDeclaredMethods();
    for (Method method : methods) {
      if(method.isAnnotationPresent(MethodAnnotation.class)) {
        MethodAnnotation annotation = method.getAnnotation(MethodAnnotation.class);
        System.out.println(annotation.name()+"\t"+annotation.type());
      }
    }
  }
  
  /**
   * 打印成员变量的注解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ConstructorAnno(Class<?> clazz)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Constructor<?>[] constructors = clazz.getDeclaredConstructors();
    for (Constructor<?> constructor : constructors) {
      if(constructor.isAnnotationPresent(ConstructorAnnotatin.class)) {
        ConstructorAnnotatin annotation = constructor.getAnnotation(ConstructorAnnotatin.class);
        System.out.println(annotation.constructorName()+"\t"+annotation.remark());
      }
    }
    System.out.println("无");
  }
  
}

ini复制代码==============类注解解析==============
personBean  1.2.1
==============成员变量注解解析==============
description  This is my personal annotation
==============成员方法注解解析==============
sayHello  TYPE2
==============构造器注解解析==============

6、自定义注解实战🐱‍🏍

注解大多时候与反射或者 AOP 切面结合使用,它的作用有很多,比如标记和检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化代码,降低耦合性,提高执行效率。
6.1、自定义注解 + SpringMVC 拦截器实现权限控制功能
还有一种应用场景,权限判断或者说是登录校验。

这个是我当时还没有学习市面上的权限框架,就是使用了这种自定义注解+拦截器的方式来实现简单的权限控制。

注意:此案例不可CV直接运行,代码很容易实现,大家理解思路即可。

定义注解:

@Target({ElementType.METHOD,ElementType.TYPE}) // 这个注解可以放在也可以放在方法上的。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Authority {
    Role[] roles() ;
}

arduino复制代码public enum Role {
    SADMIN,
    ADMIN,
    TEACHER,
    STUDENT
}

使用注解:

@Authority(roles = {Role.ADMIN, Role.SADMIN}) // 放在类上 说明这个类下所有的方法都需要有这个权限才可以进行访问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admin")
public class AdminController {
    
    @GetMapping("/hello")
    public String Hello(){
        return "hello 你最近还好吗";
    }
}
@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student")
public class StudentController {


  @Authority(roles = {Role.STUDENT}) // 放在方法上则说明此方法需要注解上的权限才能进行访问
    @GetMapping("/test")
    public String test(){
        return "你好,我已经不是一名学生啦";
    }

}

编写 SpringMVC 拦截器及处理注解的Handler
在其中进行 Token 的判断,和访问方法的权限判断,看方法上是否有注解,有的话,
就和当前用户对比,成功就可以访问,失败就直接拒绝。

当时用的是SSM框架,所以才会看到有 response.sendRedirect(contextPath + “/login”);这样的。

public class LoginInterceptor extends HandlerInterceptorAdapt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 = LoggerFactory.getLogger(WebExceptionHandler.class);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url = request.getRequestURI();
//        log.info(request.getMethod()+" 请求URL:"+url);

        //从Token中解析User信息
        User user = TokenUtil.verifyToken(request);

        String contextPath = request.getContextPath();
        //user 为空则 表示 Token 不存在
        if (user != null) {
            if (user.getRole().equals("sadmin")) {
                //检查方法上 是否有注解的 Role.SADMIN 或者 Role.ADMIN 权限 , 没有则检查类上有没有 如果符合要求则放行
                if (HandlerUitl.checkAuthority(handler, new Role[]{Role.SADMIN, Role.ADMIN})) {
                    request.setAttribute("user", user);
                    return true;
                }
            }
            if (user.getRole().equals("admin")) {
                if (HandlerUitl.checkAuthority(handler, new Role[]{Role.ADMIN})) {
                    request.setAttribute("user", user);
                    return true;
                }else {
                    response.sendRedirect(contextPath + "/login");
                }
            }

            if (user.getRole().equals("teacher")) {
                if (HandlerUitl.checkAuthority(handler, new Role[]{Role.TEACHER})) {

                    return true;
                } else {
                    response.sendRedirect(contextPath + "/login");
                }
            }
            if (user.getRole().equals("student")) {
                if (HandlerUitl.checkAuthority(handler, new Role[]{Role.STUDENT})) {

                    return true;
                } else {

                    response.sendRedirect(contextPath + "/student/login");
                }
            }
        }else {
            response.sendRedirect(contextPath + "/login");
        }


        return false;
    }
}

用于检查 方法 或者 类 是否需要权限
并和 拥有的权限做对比
如果方法上有 ,则以方法的 优先

public class HandlerUitl {

    public static boolean checkAuthority(Object handler, Role[] roles1){
            if (handler instanceof HandlerMethod) {
            HandlerMethod handlerMethod = (HandlerMethod) handler;
            // 获取方法上的注解
            Authority authority = handlerMethod.getMethod().getAnnotation(Authority.class);
            // 如果方法上的注解为空 则获取类的注解
            if (authority == null) {
                authority = handlerMethod.getMethod().getDeclaringClass().getAnnotation(Authority.class);
            }
            // 如果标记了注解,则判断权限
            if (authority != null) {
                Role[] roles = authority.roles();
                //如果 方法权限为 0 则通过
                if(roles.length==0){
                    return true;
                }
                //判断 拥有的权限 是否 符合 方法所需权限
                for(int i = 0; i < roles.length; i++){
                    for(int j = 0; j < roles1.length; j++){
                        if(roles[i]==roles1[j]){
//                            System.out.println("可以访问");
                            return true;
                        }
                    }
                }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

6.2、自定义注解+AOP+Redis 防止重复提交
先简单说一下防止重复提交注解的逻辑:

在需要防止重复提交的接口的方法,加上注解。
发送请求写接口携带 Token
请求的路径+ Token 拼接程 key,value 值为生成的 UUID 码
然后 set Redis 分布式锁,能获取到就顺利提交(分布式锁默认 5 秒过期),不能获取就是重复提交了,报错。

定义注解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Policy;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Target;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NoRepeatSubmit {

    /**
     * 设置请求锁定时间
     * @return
     */
    int lockTime() default 5;
}

定义处理注解的切面类
java复制代码import com.eshop.api.ApiResult;
import com.eshop.common.aop.NoRepeatSubmit;
import com.eshop.common.util.RedisLock;
import com.eshop.common.util.RequestUtils;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import org.aspectj.lang.ProceedingJoinPoint;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Around;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Aspect;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Pointcu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util.Asser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util.UUID;

/**
 * 重复提交aop
 */
@Aspect
@Component
@Slf4j
public class RepeatSubmitAspect {

    @Autowired
    private RedisLock redisLock;

    @Pointcut("@annotation(noRepeatSubmit)")
    public void pointCut(NoRepeatSubmit noRepeatSubmit) {
    }

    @Around("pointCut(noRepeatSubmit)")
    public Object around(ProceedingJoinPoint pjp, NoRepeatSubmit noRepeatSubmit) throws Throwable {
        int lockSeconds = noRepeatSubmit.lockTime();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RequestUtils.getRequest();
        Assert.notNull(request, "request can not null");

        String bearerToken = request.getHeader("Authorization");
        String[] tokens = bearerToken.split(" ");
        String token = tokens[1];
        String path = request.getServletPath();
        String key = getKey(token, path);
        String clientId = getClientId();

        boolean isSuccess = redisLock.tryLock(key, clientId, lockSeconds);
        log.info("tryLock key = [{}], clientId = [{}]", key, clientId);

        if (isSuccess) {
            log.info("tryLock success, key = [{}], clientId = [{}]", key, clientId);
            // 获取锁成功
            Object result;

            try {
                // 执行进程
                result = pjp.proceed();
            } finally {
                // 解锁
                redisLock.releaseLock(key, clientId);
                log.info("releaseLock success, key = [{}], clientId = [{}]", key, clientId);
            }
            return result;
        } else {
            // 获取锁失败,认为是重复提交的请求
            log.info("tryLock fail, key = [{}]", key);
            return  ApiResult.fail("重复请求,请稍后再试");
        }
    }

    private String getKey(String token, String path) {
        return token + path;
    }

    private String getClientId() {
        return UUID.randomUUID().toString();
    }

}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RedisCallback;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StringRedisTemplat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params.SetParams;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s;

/**
 * Redis 分布式锁实现
 */
@Service
public class RedisLock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RELEASE_SUCCESS = 1L;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LOCK_SUCCESS = "OK";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SET_IF_NOT_EXIST = "NX";
    // 当前设置 过期时间单位, EX = seconds; PX = milliseconds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SET_WITH_EXPIRE_TIME = "EX";
    // if get(key) == value return del(key)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RELEASE_LOCK_SCRIPT = "if redis.call('get', KEYS[1]) == ARGV[1]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 KEYS[1]) else return 0 end";

    @Autowired
    private String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

    /**
     * 该加锁方法仅针对单实例 Redis 可实现分布式加锁
     * 对于 Redis 集群则无法使用
     *
     * 支持重复,线程安全
     *
     * @param lockKey   加锁键
     * @param clientId  加锁客户端唯一标识(采用UUID)
     * @param seconds   锁过期时间
     * @return
     */
    public boolean tryLock(String lockKey, String clientId, long seconds) {
        return redisTemplate.execute((RedisCallback<Boolean>) redisConnection -> {
            Jedis jedis = (Jedis) redisConnection.getNativeConnection();
            SetParams setParams = new SetParams();
            String result = jedis.set(lockKey, clientId, setParams.nx().px(seconds));
            if (LOCK_SUCCESS.equals(result))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
     * 与 tryLock 相对应,用作释放锁
     *
     * @param lockKey
     * @param clientId
     * @return
     */
    public boolean releaseLock(String lockKey, String clientId) {
        return redisTemplate.execute((RedisCallback<Boolean>) redisConnection -> {
            Jedis jedis = (Jedis) redisConnection.getNativeConnection();
            Object result = jedis.eval(RELEASE_LOCK_SCRIPT, Collections.singletonList(lockKey),
                    Collections.singletonList(clientId));
            if (RELEASE_SUCCESS.equals(result))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

使用注解

/**
     * 添加收藏
     */
@NoRepeatSubmit
@PostMapping("/collect/add")
@ApiOperation(value = "添加收藏",notes = "添加收藏")
public ApiResult<Boolean> collectAdd(@Validated @RequestBody StoreProductRelationQueryParam param){
    // 处理业务逻辑
    return ApiResult.ok();
}

本篇主要是针对Java运行时的注解的讲解及应用,(但是你想一想,我们使用lombok的注解时,它的实现原理又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可以帮我们自动生成代码呢?是谁给我们做了这件事情呢?)

二、AOP切面开发

结合@AspectJ 切入点指示符 + 自定义注解实现各种 面向切面+反射 的去冗余话的业务编程。
类似于 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按照 切点+通知(增强的代码) === 面向切面(多个连接点合成的地方) 进行动态代理生成对应 方法执行的编程技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 为什么用AOP编程

为什么使用AOP编程范式?
(1)分离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2)集中处理某一关注点;
(3)侵入性少,增强代码可读性及可维护性。

下边记录AOP切面在springboot中的使用。

AOP的应用场景
权限控制、缓存控制、事务控制、分布式追踪、异常处理等

2.2 AOP的基础术语

(1)Target:目标类,要被代理的类,例如,UserService;

(2)JoinPoint(连接点):所谓的连接点,是指那些被拦截到的方法;

(3)PointCut(切入点):被增强的连接点(所谓的增强其实就是添加的新功能);

(4)Advice(通知、增强),增强代码;

(5)Weaving(织入):是指把增强的advice应用到目标对象target来创建新的代理对象proxy的 过程。

(6)proxy:代理类;

(7)Aspect(切面):是切入点pointcut和通知advice的结合。

2.3 常见的AOP五种通知

(1)前置通知(@Before):在我们执行目标方法之前运行
(2)后置通知(@After):在我们执行目标方法结束之后,不管有没有异常

@After(value="execution(* com.example.aspectJ.demo1.ProductDao.findAll(..))")
public void after(){
   System.out.println("最终通知==================");
}

(3)返回通知(@AfterReturning):在我们的目标方法正常返回值后运行
(4)异常通知(AfterThrowing):在我们的目标方法出现异常后运行
(5)环绕通知(@Around):动态代理,需要手动执行jionPoint.process(),其实就是执行我们的目标方法执行之前,相当于前置通知,执行之后就相当于我们的后置通知

2.4 实际运用+环绕通知

@Around 环绕通知(等于前置通知 + 返回通知 + 异常通知 + 后置通知

环绕通知是通知类行中功能最强大的,它是JoinPoint的子接口,环绕通知需要携带 ProceedingJoinPoint 类型的参数。

环绕通知的几个重点:

(1)环绕通知类似于动态代理的全过程,ProceedingJoinPoint pjp 类型的参数可以决定是否执行目标方法(也就是说必须要手动调用 pjp.proceed() 方法,目标方法才能执行), 如果忘记这样做就会导致通知被执行了 , 但目标方法没有被执行 ,且让环绕通知必须要有返回值,返回值即目标方法的返回值。

(2)如果环绕通知没有返回值,会出现空指针异常的情况。

// ···· 此处省略引入包
@Aspect // 标注是一个切面
@Component
public class Aspact {
 
    // 定义一个切入点,关于切入点如何定义?
    @Pointcut("@annotation(com.lxc.springboot.annotation.MyAnnotation)")
    public void pointFn(){}
 
    @Around("pointFn()")
    public void aroundFn(ProceedingJoinPoint pjp) {
        String methodName = pjp.getSignature().getName();
        System.out.println("==========环绕通知执行了==========");
        Object result = null;
        try{
            // == 前置通知
            System.out.println("【目标方法】"+methodName);
            // 执行目标方法
            result = pjp.proceed();
            // == 结果通知
            System.out.println("目标方法返回结果为:"+result);
        }catch (Throwable e) {
            // == 异常通知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
        }
        // == 后置通知
        System.out.println("后置通知执行");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除了环绕通知和异常通知,来看下 前置通知、结果通知和后置通知的执行顺序:前置–结果通知–后置通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OP参考:

  1. AOP开发入门
  2. Spring AOP 所有切入点指示符详解(execution,within,this,target,args,@within,@target,@args,@annotation)
    3.官方AOP英文文档

三、【事务踩坑8+12场景】Spring声明事务&编程事务(最好)

JDBC实现事务伪代码:

1//Get database connection
2Connection connecti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
3//Set autoCommit is false
4connection.setAutoCommit(false);
5//use sql to operate database
6.........
7//Commit or rollback
8connection.commit()/connection.rollback
9
10connection.close();

需要在各个业务代码中编写代码如commit()、close()来控制事务。

但是Spring不乐意这么干了,这样对业务代码侵入性太大了,所有就用一个事务注解@Transactional来控制事务,底层实现是基于切面编程AOP实现的,而Spring中实现AOP机制采用的是动态代理,具体分为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两种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Spring的bean的初始化过程中,发现方法有Transactional注解,就需要对相应的Bean进行代理,生成代理对象。
  2. 然后在方法调用的时候,会执行切面的逻辑,而这里切面的逻辑中就包含了开启事务、提交事务或者回滚事务等逻辑。
    另外注意一点的是,Spring 本身不实现事务,底层还是依赖于数据库的事务。没有数据库事务的支持,Spring事务是不会生效的。

具体过程原理:

@Transactional实现原理三要素切面、切点、通知

  • InfrastructureAdvisorAutoProxyCreator后置处理器拦截所有Bean

  • 遍历所有类型为Advisor的切面

  • 返回满足切点条件的切面列表

  • 选择代理方法

  • 生成代理

  • 调用通知的invoke()方法

    • 开启事务
    • 调用其它通知的invoke()方法,如果没有执行目标方法
    • 执行异常,回滚事务
    • 执行成功,提交事务
  • 执行目标方法

了解@Transactional注解实现原理,不仅可以让我们对切面、切点、通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让我们通过其思想实现类似功能,如@Cache注解实现应用缓存,@Async注解实现业务异步执行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看看哪些场景会导致Spring事务失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仅有图中红色的才生效如果不重写注解;@Transactional(rollbackFor=Exception.class),如果方法上加了这个注解,那么当这个方法抛出异常时(运行时和非运行时)就会回滚,数据库里面的数据也会回滚。如果不配置rollbackFor属性,那么事物只会在遇到运行时异常才会回滚。

默认情况下,SPRING只有在抛出的异常为运行时且为unchecked 异常才会回滚事务,也就是抛出的异常为RuntimeException 的子类(Errors也会)时才会回滚事务,而抛出 checked 异常则不会回滚事务 ,当然可以通过 @Transactional rollbackFor进行配置。
(6.1)checked异常: 一般是指程序不能直接控制的外界情况,是指在编译的时候就需要检查的一类异常,用户程序中必须采用try-catch机制处理或者通过throws交由调用者来处理。这类异常主要是指除了Error以及RuntimeException及其子类之外的异常。
(6.2)unchecked异常:一般是那些不在编译的时就要处理的一类异常。在JAVA体系里,所有的Error以及RuntimeException及其子类都是unchecked异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1. 事务内部调用:@EnableAspectJAutoProxy(exposeProxy = true)在启动类中添加,会由Cglib代理实现。 或者:自身使用 proxy:
    1. ((ServiceA)AopContext.currentProxy()).doSave(user);
  2. 自己既想要保留事务tryCatch应对业务异常,又想要事务回滚使用:
    1. //假设这是一个service类的片段 try{ //出现异常 } catch (Exception e) { // 捕获异常,打印异常,或其他处理。但不抛出新的异常 e.printStackTrace(); // 手动回滚 TransactionAspectSupport.currentTransactionStatus().setRollbackOnly(); } //此时return语句能够执行 return xxx;
  3. 少用@Transactional注解
  4. 将查询(select)方法放到事务外
  5. 事务中避免远程调用
  6. 事务中避免一次性处理太多数据
  7. 非事务执行
  8. 我们可以看到add方法的访问权限被定义成了private,这样会导致事务失效,spring要求被代理方法必须是public的。说白了,在AbstractFallbackTransactionAttributeSource类的computeTransactionAttribute方法中有个判断,如果目标方法不是public,则TransactionAttribute返回null,即不支持事务。
    1. 【注意第一种和self. 自注入方法——是指在方法内部调用另一个事务失效!】外部经过spring容器调用service的方法事务才生效,service类内部方法间相互调用事务不生效,也就是传说中的自调用失效问题。主要原因是 Spring数据库事务的约定,其实现原理是AOP,而AOP的原理是动态代理,在自调用的过程中,是类自身的调用,而不是代理对象去调用,那么就不会产生AOP,这样 Spring就不能把你的代码织入到约定的流程中,于是就产生了现在看到的失败场景。

Transaction参考

1.Transactional 事务注解实现原理
2.你必须懂也可以懂的@Transactional原理

相关推荐

  1. SpringAOP的实现原理

    2024-05-16 01:26:07       30 阅读
  2. 一个简易的SpringAOP实例

    2024-05-16 01:26:07       36 阅读
  3. 浅谈SpringAOP实现原理

    2024-05-16 01:26:07       18 阅读

最近更新

  1. TCP协议是安全的吗?

    2024-05-16 01:26:07       16 阅读
  2. 阿里云服务器执行yum,一直下载docker-ce-stable失败

    2024-05-16 01:26:07       16 阅读
  3. 【Python教程】压缩PDF文件大小

    2024-05-16 01:26:07       15 阅读
  4. 通过文章id递归查询所有评论(xml)

    2024-05-16 01:26:07       18 阅读

热门阅读

  1. Spring-Cloud-OpenFeign源码解析-02-OpenFeign自动装配

    2024-05-16 01:26:07       11 阅读
  2. 【鱼眼+普通相机】相机标定

    2024-05-16 01:26:07       9 阅读
  3. FastAdmin菜单规则树形结构分类显示

    2024-05-16 01:26:07       9 阅读
  4. 第十一周学习笔记DAY.1-MySQL

    2024-05-16 01:26:07       9 阅读
  5. mysql 索引失效的原因

    2024-05-16 01:26:07       11 阅读
  6. 设计模式:备忘录模式

    2024-05-16 01:26:07       1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