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术逻辑单元ALU

目录

1.ALU

2.ALU的结构:

3.一位全加器

4.串行加法器

5.并行加法器

串行进位链:

并行进位链:


1.ALU

算术逻辑单元(ALU)是专门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数字电路。ALU是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连最小的微处理器也包含ALU作计数功能。在现代CPU和GPU处理器中已含有功能强大和复杂的ALU;一个单一的元件也可能含有ALU。

ALU在CPU中的位置如下(百度上看到的图):

2.ALU的结构:

ALU的大致结构如下:

控制信号是由控制单元(CU)传过来的信息,CU:

控制单元(CU)负责解释指令、处理各种计算操作以及处理器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 它从内存中获取指令,将其解码并发送给其他部件执行,通俗来讲CU在这里的功能就是告诉ALU这是一个加,减,乘,除运算,还是某种逻辑运算的指令。

那么以74181为例:

74181有两种工作方式:正逻辑和负逻辑

正逻辑: 用高电平表示逻辑1,低电平表示逻辑0。
负逻辑:用高电平表示逻辑0,低电平表示逻辑1。

我们以正逻辑为例:

B3~B0和A3~A0是两个操作数(输入信号)

F3~F0为输出结果

C_{-1}表示最低位的外来进位,C_{n+4}是74181向高位的进位

P、G可供先行进位(并行进位)使用:

由于串行进位的延迟时间太长,因为串行进位的每一级进位都是依赖于前一级的。

(比如C1 = G1+P1C0,C2 = G2 + P2C1,在这里C2是依赖于C1的,下面会讲)

所以出现了并行进位:其特点是各级进位信号同时形成

比如:C1 = G1+P1C0,C2 = G1+P2G1+P2P1C0
C1和C2都是同时产生的,因为它们都只依赖于C0,C0同时打入,C1和C2就同时产生。

但是随着加法器位数不断增加,Ci的表达式会越来越长,这会使电路变得很复杂,所以完全采用并行进位是不现实的。

5个控制端:S0~S3,M

M用于区别算术运算还是逻辑运算;

S3~S0的不同取值可实现不同的运算。

当M=1,S3~S0=0110时,74181作逻辑运算A⊕B;

当M=0,S3~S0=0110时,74181作算术运算

 

由上表可见,在正逻辑条件下,M=0,S3~S0=0110,且C_{-1}=1时,完成A减B减1的操作。若想完成A减B运算,可使C_{-1}=0。需注意,74181算术运算是用补码实现的,其中减数的反码是由内部电路形成的,而末位加“1”,则通过C_{-1}=0来体现。

ALU为组合逻辑电路,因此实际应用ALU时,其输入端口A和B必须与锁存器相连,而且在运算的过程中锁存器的内容是不变的。其输出也必须送至寄存器中保存。 

3.一位全加器

这是一个简单的加法运算:

其中的输出:Si=A_{i}\bigoplus B_{i}\bigoplus C_{i+1}(输入中有奇数个1时为1,那么进行异或就可以了)

想高位的进位(就是图中小的数字部分):输入中至少2个1,就向高位进位

Ci=A_{i}B_{i}+(A_{i}\bigoplus B_{i})C_{i-1}

两种情况相或:
A_{i}B_{i}:两个输入都是1,那么这种情况下无论C=0还是1,都需要向高位进位

(A_{i}\bigoplus B_{i})C_{i-1}:两个输入中有一个位时1,且来自低位的进位C_{i-1}是1

最后得到的电路图如下:

如果屏蔽电路内部的一些细节,那么就可以得到全加器的结构:

4.串行加法器

只有一个全加器,数据逐位串行送入加法器中进行运算。进位触发器用来寄存进位信号,以便参与下一次运算。如果操作数长n位,加法就要分n次进行,每次产生一位和,并且串行逐位地送回寄存器。串行加法器加入了进位触发器,用来保存“进位位”:

例如,最开始时:

Ai=1,Bi=0,C_{i-1}=0,Si=1,那么我们可以确定进位是0,那么这个“0”就会保存在进位触发器

5.并行加法器

并行加法器由若干个全加器组成,如下图所示。n+1个全加器级联,就组成了一个n+1位的并行加法器。

由下图可知,由于每位全加器的进位输出是高一位全加器的进位输入,因此当全加器有进位时,这种一级一级传递进位的过程,将会大大影响运算速度。

Ci进位有两部分组成:本地进位A_{i}B_{i},可记作di,与低位无关;传递进位 (A_{i}\bigoplus B_{i})C_{i-1} 与低位有关;可称 A_{i}+B_{i} 为传递条件,记作ti,则:

由Ci的组成可以将逐级传递进位的结构,转换为以进位链的方式实现快速进位。目前进位链通常采用串行和并行两种:

串行进位链:

串行进位链是指并行加法器中的进位信号采用串行传递。以四位并行加法器为例,每一位的进位表达式可示为:

由上式可见,采用与非逻辑电路可方便地实现进位传递,如下图所示:

若设与非门的级延迟时间为ty,那么当di、ti形成后,共需8ty使可产生最高位的进位。实际上每增加一位全加器,进位时间就会增加2ty。n位全加器的最长进位时间为2nty。


并行进位链:

并行进位链是指并行加法器中的进位信号是同时产生的,又称先行进位、跳跃进位等。理想的并行进位链是n位全加器的n位进位同时产生,但实际实现有困难;通常并行进位链有单重分组和双重分组两种实现方案。

(1)单重分组跳跃进位。单重分组跳跃进位就是将M位全加器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的进位同时产生,小组与小组之间采用串行进位,这种进位又有组内并行、组间串行之称。
以四位并行加法器为例,对其进位表示式稍作变换,便可获得并行进位表达式:

 可得与其对应的逻辑图。如下图所示:

设与或非门的级延迟时间为1.5ty,如与非门的级延迟时间仍为1ty,则di、ti形成后,只需2.5ty就可产生全部进位。
如果将16位的全加器按四位一组分组,便可得单重分组跳跃进位链框图,如下图所示。

不难理解在di、ti形成后,经2.5ty可产生C3、C2、C3、C3四个进位信息,经10ty就可产生全部进位,而n=16的串行进位链的全部进位时间为32ty,可见单重分组方案进位时间仅为串行进位链的三分之一。
但随着n的增大,其优势便很快减弱,如当n=64时,按4位分组,共为16组,组间有16位串行进位,在di、ti形成后,还需经40ty才能产生全部进位,显然进位时间太长。如果能使组间进位也同时产生,必然会更大地提高进位速度,这就是组内、组间均为并行进位的方案。

(2)双重分组跳跃进位。双重分组跳跃进位就是将n位全加器分成几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包含几个小组,而每个大组内所包含的各个小组的最高位进位是同时形成的,大组与大组间采用串行进位。因各小组最高位进位是同时形成的,小组内的其他进位也是同时形成的(注意两小组内的其他进位与小组的最高位进位并不是同时产生的),故又有组(小组)内并行、组(小组)间并行之称。下图是一个32位并行加法器双重分组跳跃进位链的框图。

图中共分两大组,每个大组内包含4个小组,第一大组内的4个小组的最高位进位C31、C27、C23、C19是同时产生的;第二大组内4个小组的最高位进位C15、C11、C7、C3也是同时产生的,而第二大组向第一大组的进位C15采用串行进位方式。

对于各进位內部的逻辑关系,可以仔细看看这篇:

计算机组成原理 (open.com.cn)

相关推荐

  1. 算法| ss 逻辑问题

    2024-01-21 14:22:01       24 阅读
  2. 蚁狮优化算法ALO算法)学习

    2024-01-21 14:22:01       10 阅读

最近更新

  1. TCP协议是安全的吗?

    2024-01-21 14:22:01       16 阅读
  2. 阿里云服务器执行yum,一直下载docker-ce-stable失败

    2024-01-21 14:22:01       16 阅读
  3. 【Python教程】压缩PDF文件大小

    2024-01-21 14:22:01       15 阅读
  4. 通过文章id递归查询所有评论(xml)

    2024-01-21 14:22:01       18 阅读

热门阅读

  1. Zephyr 学习笔记(一)

    2024-01-21 14:22:01       33 阅读
  2. list下

    list下

    2024-01-21 14:22:01      25 阅读
  3. 李沐深度学习-多项式函数拟合试验

    2024-01-21 14:22:01       39 阅读
  4. Word的使用

    2024-01-21 14:22:01       29 阅读
  5. AndroidStudio

    2024-01-21 14:22:01       41 阅读
  6. SQL的五大约束作用、语法、应用场景及举例

    2024-01-21 14:22:01       26 阅读
  7. c# 释放所有嵌入资源, 到某个本地文件夹

    2024-01-21 14:22:01       37 阅读
  8. RNN神经网络 python

    2024-01-21 14:22:01       39 阅读
  9. 将Matlab图窗中的可视化保存为背景透明的矢量图

    2024-01-21 14:22:01       35 阅读
  10. GPT属于AI,是LLM的一种实现

    2024-01-21 14:22:01       31 阅读
  11. Kotlin的数据类

    2024-01-21 14:22:01       38 阅读
  12. leetcode-2788按分隔符拆分字符串

    2024-01-21 14:22:01       3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