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十三) 延迟初始化和密封类

对变量延迟初始化

延迟初始化使用的是lateinit关键字,它可以告诉Kotlin编译器,我会在晚些时候对这个变量进行初始化,这样就不用在一开始的时候将它赋值为null了。示例如下:

class MainActivity :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lateinit var student: Student


    override fun 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student = Student("01", 1)
        student.doHomework()
    }


}

当我们使用lateinit关键字对Student对象进行延迟初始化时,我们就不需要像之前章节提到过的一样,再对student进行判空处理,直接可以调用doHomework方法。

当然,当我们使用lateinit关键字也不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如果我们在student变量还没初始化时调用,那么程序还是会崩溃的,并且会抛出UninitializedPropertyAccessException异常。

所以,当你对一个全局变量使用了lateinit关键字时,请一定要确保它在被任何地方调用之前已经完成了初始化工作,否则Kotlin将无法保证程序的安全性。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代码来判断一个全局变量是否已经完成了初始化,这样在某些时候能够有效地避免重复对某一个变量进行初始化操作,示例代码如下:

class MainActivity :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lateinit var student: Student


    override fun 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if (!::student.isInitialized){
            student = Student("01", 1)
        }
        student.doHomework()
    }


}

具体语法就是这样,

::student.isInitialized

可用于判断student变量是否已经初始化。虽然语法看上去有点奇怪,但这是固定的写法。然后我们再对结果进行取反,如果还没有初始化,那么就立即对student变量进行初始化,否则什么都不用做。

使用密封类优化代码

首先来了解一下密封类具体的作用,这里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新建一个Kotlin文件,文件名就叫Result.kt好了,然后在这个文件中编写如下代码:

interface Result
class Success(val msg: String) : Result
class Failure(val error: String) : Result

这里定义了一个Result接口,用于表示某个操作的执行结果,接口中不用编写任何内容。然后定义了两个类去实现Result接口:一个Success类用于表示成功时的结果,一个Failure类用于表示失败时的结果,这样就把准备工作做好了。

然后定义一个getMsg()方法,代码如下所示:

fun getMsg(result: Result) = when (result) {
    is Success -> result.msg
    is Failure -> result.error
    else -> throw Exception()
}

getMsg()方法中接收一个Result参数。我们通过when语句来判断:如果Result属于Success,那么就返回成功的消息;如果Result属于Failure,那么就返回错误信息。到目前为止,代码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比较让人讨厌的是,接下来我们不得不再编写一个else条件,否则Kotlin编译器会认为这里缺少条件分支,代码将无法编译通过。但实际上Result的执行结果只可能是Success或者Failure,这个else条件是永远走不到的,所以我们在这里直接抛出了一个异常,只是为了满足Kotlin编译器的语法检查而已。

另外,编写else条件还有一个潜在的风险。如果我们现在新增了一个Unknown类并实现Result接口,用于表示未知的执行结果,但是忘记在getMsg()方法中添加相应的条件分支,编译器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提醒我们的,而是会在运行的时候进入else条件里面,从而抛出异常并导致程序崩溃。

当然,这种为了满足编译器的要求而编写无用条件分支的情况不仅在Kotlin当中存在,在Java或者是其他编程语言当中也普遍存在。

不过好消息是,Kotlin的密封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密封类的关键字是sealed class,它的用法同样非常简单,我们可以轻松地将Result接口改造成密封类的写法:

sealed class Result
class Success(val msg: String) : Result()
class Failure(val error: String) : Result()

fun getMsg(result: Result) = when (result) {
    is Success -> result.msg
    is Failure -> result.error
}

可以看到,代码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将interface关键字改成了sealed class。另外,由于密封类是一个可继承的类,因此在继承它的时候需要在后面加上一对括号。

那么改成密封类之后有什么作用呢?你会发现现在getMsg()方法中的else条件已经不再需要了.

并且如果我们现在新增一个Unknown类,并也让它继承自Result,此时getMsg()方法就一定会报错,必须增加一个Unknown的条件分支才能让代码编译通过。

这就是密封类主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了。另外再多说一句,密封类及其所有子类只能定义在同一个文件的顶层位置,不能嵌套在其他类中,这是被密封类底层的实现机制所限制的。

相关推荐

  1. Kotlin() 延迟初始化密封

    2023-12-08 15:02:04       35 阅读
  2. Kotlin语法入门-密封密封接口(11)

    2023-12-08 15:02:04       9 阅读
  3. Kotlin 密封与接口

    2023-12-08 15:02:04       36 阅读
  4. C#中Lazy<T> 泛型延迟初始化对象)

    2023-12-08 15:02:04       33 阅读
  5. 11:kotlin 对象 -- 普通

    2023-12-08 15:02:04       41 阅读
  6. Kotlin】匿名伴生

    2023-12-08 15:02:04       14 阅读
  7. Kotlin密封、枚举密封接口的对比分析

    2023-12-08 15:02:04       36 阅读

最近更新

  1. TCP协议是安全的吗?

    2023-12-08 15:02:04       14 阅读
  2. 阿里云服务器执行yum,一直下载docker-ce-stable失败

    2023-12-08 15:02:04       16 阅读
  3. 【Python教程】压缩PDF文件大小

    2023-12-08 15:02:04       15 阅读
  4. 通过文章id递归查询所有评论(xml)

    2023-12-08 15:02:04       18 阅读

热门阅读

  1. rpc服务、微服务架构、分布式应用是什么

    2023-12-08 15:02:04       37 阅读
  2. 人工智能助力医疗:科技护航健康未来

    2023-12-08 15:02:04       37 阅读
  3. MySQL报错:sql_mode=only_full_group_by 解决方法含举例

    2023-12-08 15:02:04       34 阅读
  4. 设计模式基础——工厂模式剖析(2/2)

    2023-12-08 15:02:04       27 阅读
  5. leetcode:468. 验证IP地址

    2023-12-08 15:02:04       35 阅读
  6. C语言第四十四弹---调整奇偶数顺序

    2023-12-08 15:02:04       29 阅读
  7. ubuntu16.04安装ROS+Gazebo

    2023-12-08 15:02:04       41 阅读
  8. 力扣labuladong一刷day30天二叉树

    2023-12-08 15:02:04       3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