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无人驾驶,为什么突然爆发

文/孔文清

我一直坚信,我们处于一个技术剧变的爆发前夜,但武汉无人驾驶出租车,还是让我们猝不及防。

无人驾驶,就是那种完全没有司机的,一直被认为是5年10年以后的事,没想到武汉一投就是400辆,而且是12个区无死角,计划年底干到1000台。第一个恐慌的是出租司机和网约车司机,因为无人驾驶出租车又便宜又安全,10公里收费4-16元,出租及网约车是18到30元。

其实最该慌的应该是汽车厂商,就在大家猜测特斯robotaxi 8月落地中国会引发什么样的冲击波时,百度的萝卜快跑悄悄地抢跑了。不是L2+,也不是L3,甚至连L4都不是,(L4是固定路线)就是全场景不限制区域的、没有司机、车内没有安全员的完全自动驾驶L5。

那么,汽车公司的智能驾驶还搞不搞?汽车公司还在追求无限接近L3呢,这边L5已经满街都是了!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不相信这是真的,但武汉12个城区全面开放就摆在那里,百度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四月,萝卜快跑订单突破600万。令人困惑的是,整个行业在萝卜快跑大规模落地武汉前,都认为自动驾驶实现无人驾驶技术不成熟、法规、政策尚需完善,方方面面都还需要很长的路,最乐观的也需要3-5年。

小鹏汽车何小鹏的反应比较典型,我给大家念一念:

“最近两天Robotaxi有点火,和好几个AI/出行/L4业界朋友交流robotaxi的事情,大概的结论是:能力,法规、商业闭环都还没有到,说很快能打平是因为很多账没有算。但是在加速,我认为大概两年后会开始进入转折点。

另外补充2点,Robotaxi的能力要求要明显高于L4,运营法规还有社会等综合问题,不容易;另外今天L4公司很多的技术路线还是算法+小AI模型的组合,都在痛苦的犹豫,是否应该转入端到端。我个人的建议是:别犹豫,赶紧改,后面那个才是大家伙”。

为什么一切能力法规这些发展的障碍突然就不存在了呢?

从2014年算起,自动驾驶已经有10个年头,一开始,自动驾驶技术就有二大路线:一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智能驾驶派,主张从L2到L3、L4逐步实现L5,L3之前人开车、机器辅助;L3之后、机器驾驶、人监管,逐步放手。

另外一大流派是以自动驾驶先驱Google为代表的Robotaxi派,但Google早在2014一场事故后、就主张自动驾驶必须一步到位,认为半自动驾驶系统是不可靠的,因为“当你把这个系统开发得越好,人们就越容易过度信赖它。”在叫停半自动驾驶项目之后,Google转向全力研发 L4 - L5 级“完全不需要人类参与”的全自动驾驶汽车,百度萝卜快跑就是一步到位派。

百度的自动驾驶起步于十年前,目前国内许多以上自动驾驶公司创始人都来自百度,比如小马智行创始人彭军、文远知行CEO韩旭,堪称自动驾驶黄埔军校。

2019年4月22日,马斯克在特斯拉投资日活动中,宣布了特斯拉Robotaxi共享出租车计划,至此,二大流派在特斯拉这里合流。也就是2019以后,一步到位自动驾驶流派发展进入低谷期,从去年开始,整个自动驾驶行业就已经进入资本寒冬,裁员、倒闭、市值暴跌等负面消息不断。连百度也一度传出裁撤自动驾驶部门的传闻。

是什么扭转了局面,按下了自动驾驶快进键?

“金手指”是端到端全新Ai应用。

其实在何小鹏的评论里就隐藏着萝卜快跑的秘密:他认为无人驾驶完全成熟需要二年时间,劝汽车行业赶快转到端到端路线上。

端到端范式下,整个自动驾驶系统只有一个模块,或者说只有一个神经网络——你也可以理解为AI大脑,感知数据信号输入,最后决策数据信号输出,宛如人类开车驾驶。之前自动驾驶是靠人编程写规则,教神经网络学会开车,然后不断定义和处理特定事件Corner case 。

特斯拉FSD的V12版本,马斯克下令剔除了几乎所有人类规则代码,99%以上决策都交给了神经网络,最后整个FSD反而有了质变提升,并且被马斯克视为升维Robotaxi的关键里程碑。

目前来看,阻碍无人驾驶落地的最大障碍不再是技术、也不是法规政策,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等十多个城市都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无人驾驶的落地,并厘清了事故责任。

真正需要认真对待的是无人驾驶导致的大量社会问题。

比如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价格是不是应该和出租车一致,公平竞争?

其实不仅仅是出租车、网约车会受影响,汽车制造企业也将面临严峻冲击。有了无人驾驶,人们使用车的方式会改变,还有没有必要拥有车?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无人驾驶是个大趋势,无论我们接受不接受、喜欢不喜欢,都无法阻挡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长远来看,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是帝王将相、也不是英雄人物,而是技术创新。

二是无人驾驶只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应用场景,但他预示的东西却十分重要:人工智能让奇点真的来了。

奇点这个说法十年前就被提出,但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说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扩散,奇点真的已经来了,一切都刚刚开始。

而且是加速改变、2年左右。

2年这个提法,除了何小鹏,还有Chatgpt的核心团队最近发布的一篇论文,也认为2年左右,通用人工智能AGI将会出现,并以我们无法想的速度改变世界。

相关推荐

  1. 萝卜的「悖论」

    2024-07-17 23:42:03       23 阅读

最近更新

  1. docker php8.1+nginx base 镜像 dockerfile 配置

    2024-07-17 23:42:03       66 阅读
  2. Could not load dynamic library ‘cudart64_100.dll‘

    2024-07-17 23:42:03       70 阅读
  3. 在Django里面运行非项目文件

    2024-07-17 23:42:03       57 阅读
  4. Python语言-面向对象

    2024-07-17 23:42:03       68 阅读

热门阅读

  1. 使用Python进行车牌识别

    2024-07-17 23:42:03       21 阅读
  2. Android11 设置一个默认密码 万能密码

    2024-07-17 23:42:03       19 阅读
  3. github.com/antchfx/jsonquery基本使用

    2024-07-17 23:42:03       20 阅读
  4. 初学Python必须知道的14个强大单行代码

    2024-07-17 23:42:03       21 阅读
  5. 讲真,现在留给2024年下半年软考的时间还够吗?

    2024-07-17 23:42:03       22 阅读
  6. 【MySQL】10.用户管理

    2024-07-17 23:42:03       21 阅读
  7. 前端学习(二)

    2024-07-17 23:42:03       17 阅读
  8. JVM 垃圾回收算法

    2024-07-17 23:42:03       21 阅读
  9. 脑电信号中的相位的类型和作用

    2024-07-17 23:42:03       24 阅读
  10. MySQL表中允许有多少个 TRIGGERS(触发器)?

    2024-07-17 23:42:03       19 阅读
  11. 生成式 AI 的发展方向,是 Chat 还是 Agent?

    2024-07-17 23:42:03       17 阅读
  12. 面试题 HashMap中key的存储索引是怎么计算的

    2024-07-17 23:42:03       21 阅读
  13. 深度学习落地实战:人流量监测

    2024-07-17 23:42:03       2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