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编程(18)——deque的模拟实现(2)容器篇

欢迎来到博主的专栏——c++编程
博主ID:代码小豪


在上一篇中,我们已经实现了deque最核心的部分,即deque的迭代器,在deque容器当中,迭代器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deque的大多数操作当中,都是对迭代器进行操作

deque的数据结构

回到deque容器,我们知道deque的成员有以下几个

  1. 迭代器first,指向首元素
  2. 迭代器last,指向末尾元素的后一个
  3. 中控数组map,管理缓冲区
  4. 中控数组个数mapsize,管理缓冲区个数’

deque的构造

我们先来看看如何构造一个空的deque容器,即deque的默认构造。

一个未初始化的deque是这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初始化出一个空的deque容器呢?首先我们要为map分配出多个未使用的缓冲区,然后初始化出map的中间部分的缓冲区,并将first和last迭代器指向缓冲区的中间位置。

为什么一定要用map的中间部分呢?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deque是一个双端队列,那么deque必须要做到头尾插入,如果我们不选择中间部分作为初始空间,那么deque会出现某一端的效率变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在中间部分进行初始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先为map配置好缓冲区,并且安排好deque的结构,将这部分的操作写成一个函数,命名为CreateMapAndNode。意思是创建中控数组,并且生成缓冲区(注意这个函数会经常出现在deque的构造当中)。

void CreateMapAndNode(size_t elementNum)
{
	size_t nodeNum = elementNum / bufsize + 1;//判断待使用的缓冲区有几个
	mapsize = nodeNum < 8 ? 8 : nodeNum + 2;//预留缓冲区,提高效率
	map = new pointer[mapsize];//开辟mapsize个缓冲区

	//计算出[nstart,nfinish]的区间
	map_poniter nstart = map + (mapsize - (elementNum / bufsize)) / 2;
	map_poniter nfinsh = nstart + nodeNum - 1;

	//初始化这个区间
	map_poniter tmp = nstart;
	while (tmp <= nfinsh)
	{
		*tmp = new T[bufsize];//生成缓冲区
		tmp++;
	}

	//初始化迭代器strat和finish,使得这两个迭代器指向deque的起始地址和结尾地址
	start.setnode(nstart);
	finish.setnode(nfinsh);
	start.cur = start.first;
	finish.cur = finish.first + (elementNum % bufsize);
}

先来解释一下这个函数中出现的几个重要参数吧。

(1)elementNum,为deque容器初始化的元素个数。(2)nodeNum,初始化这些元素个数需要多少个缓冲区(3)nstart,nfinish,这是一个区间的两个边界,[nstart,nfinsh]是这些元素所在的缓冲区区间。

要注意CreateNodeAndMap是一个只在为deque容器初始化的时候才能用,即只会出现在deque的构造函数当中。因此这个函数的行为其实就是一个初始化的行为,因此不会有插入元素的操作。只是开辟map和缓冲区的空间。

这个函数的逻辑是有点复杂的,博主在这里进行按照顺序梳理一下。

  1. 先确定deque会初始化多少个元素
  2. 确定这些元素会占据多少个缓冲区,缓冲区个数=elementNum/bufsize+1
  3. 为map开辟空间,为了避免频繁扩容导致的时间开销,我们要为map预留出一部分区间,因此可以看到,mapsize如果小于8,就预留8个缓冲区,如果mapsize的个数大于8,就多预留2个缓冲区
  4. [nstart,nfish]会处在中控数组的中间的区段,因为保持在中间,可以让头尾两端的扩充空间一样,保持头尾插入、删除的效率不变。
  5. 将[nstart,nfinsh]的空间开辟出来,便于后续插入数据。

默认构造

由于默认构造不需要插入任何数据,因此在调用CreateMapAndNode的时候不需要插入任何的数据,因此传入数据0即可

deque()
{
	CreateMapAndNode(0);
}

填充构造

填充构造就是在初始化deque容器时,向deque容器插入N个值为val的元素。

deque(size_t n, T val)
{
	CreateMapAndNode(n);//生成n个元素的空间
	map_poniter cur;
	for (cur = start.node; cur < finish.node; cur++)
	{
		fill(*cur, *cur + bufsize, val);
	}
	fill(finish.first, finish.last, val);
}
template<class inputiterator,class T>
void fill(inputiterator first, inputiterator last, T val)
{
	while (first != last)
	{
		*first = val;
		first++;
	}
}

这个fill的作用是将[first,last)区间内的所有元素都填充为val,放在填充构造当中,就是为缓冲区内的元素都填充为val。

deque的其他操作

iterator begin() { return start; }
iterator end() { return finish; }
T& front(){return *start;}

T& back(){
	iterator tmp = finish;
	tmp--;
	return *tmp;
}
T& operator[](size_t pos){
	assert(pos < size())
	return *(start+pos);
}

size_t size(){return finish - start;}
bool empty() { return finish == start; }

当我们为deque设计好begin(),end()之后,我们可以用范围for(range for)来遍历整个deque。

void testmydeque()
{
	deque<int> dq1(5, 10);
	for (auto& e : dq1)
	{
		cout << e << " ";//10 10 10 10 10 
	}
	cout << dq1.front() << endl; //10
	cout << dq1.back() << endl;//10
	cout << dq1[5] << endl;//error pos>=size()
}

后续不再提供测试案例,如果感兴趣可以去博主的代码仓库查看,链接将会放在文章末尾。

deque的插入、删除

push_back和push_front

我们先来完成deque的pushback()和popback(),由于在插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缓冲区空间不足的情况,此时我们就需要开辟新的缓冲区,来容纳这些数据。

void push_back(const T& val)
{
	if (finish.cur != finish.last-1)//判断是否来到了缓冲区边界
	{
		*finish = val;
		++finish;
	}
	else {//到达边界,需要开辟新的缓冲区
		ReserveMapAtBack();//判断一下是否需要在map的后端新增缓冲区
		*(finish.node + 1) = new T[bufsize];
		*finish = val;
		finish.setnode(finish.node + 1);
		finish.cur = finish.first;
	}
}

这里的pushback会对下面的三种情况进行不同的操作
情况1:当尾端的缓冲区还有剩余空间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情况2,当缓冲区没有空间,但是map中还有多于的缓冲区
由于并不是map数组管理的所有缓冲区都开辟了空间,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空间浪费的现象,所以deque采取的策略是,先为map获取多个缓冲区,为已使用的缓冲区开辟空间,盈余的缓冲区不开辟空间,秉承一个用一个缓冲区开一个缓冲区的原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没有发现deque在尾插时,插入的位置在末尾迭代器finish的上一个,这是由于c++规定STL中的末尾迭代器必须保持[begin,end)的区间,即容器的的末尾迭代器指向的是有效数据的后一位。

情况三:当缓冲区的剩余空间不足,并且map没有多于的后端缓冲区时。
此时需要将重新生成一个map,这个map可以管理更多的缓冲区,接着再将原map的元素转移到新map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操作我们交给了ReserveMapAtBack()函数。它会判断我们是否需要再尾端添加新的缓冲区。

void ReserveMapAtBack(size_t AddNode = 1)
{
	if (AddNode > mapsize - (finish.node - map-1))
		reallocmap(AddNode, false);
}

AddNode是要增加的缓冲区个数。如果满足要增加的缓冲区个数。大于末端缓冲区的盈余个数,就要重新配置一个map。配置新map的操作我们使用reallocmap来实现。

由于不仅仅pushback会重新配置map,pushpop也会重新配置map,因此我们将realoocmap设计成可以在尾端重新配置,也能在头端重新配置。reallocmap函数如下:

void reallocmap(size_t AddNode,bool AllocAtFront)
{
	size_t oldnodes = finish.node - start.node + 1;//旧的有效缓冲区个数
	size_t newnodes = oldnodes + AddNode;//新的有效缓冲区个数

	map_poniter newstart;
	size_t newmapsize = mapsize+(mapsize > AddNode ? mapsize : AddNode) + 2;//新map的管理缓冲区个数

	map_poniter newmap = new pointer[newmapsize];//生成新的map数组
			
			//计算新的迭代器区间
	newstart = newmap + (newmapsize - newnodes) / 2
		+ (AllocAtFront ? AddNode:0);
	map_poniter newfinish = newstart + oldnodes - 1;

	copynode(start.node, finish.node + 1, newstart);//将旧缓冲区交给新的map管理
	delete[] map;//释放旧map
			//更改迭代器以及容器数据
	map = newmap;
	mapsize = newmapsize;
	start.setnode(newstart);
	finish.setnode(newfinish);
}

具体步骤如下

  1. 先计算旧缓冲区的个数
  2. 再计算新缓冲区的个数,新缓冲区个数=旧缓冲区个数+新增缓冲区个数
  3. 计算新的map的缓冲区
  4. 为新map开辟空间
  5. 计算新缓冲区的区间[newstart,newfinish]
  6. 将旧map的有效缓冲区交给新map管理
  7. 删除旧map
  8. 调整迭代器,以及deque的容器数据

copynode函数可以将数据拷贝到指定数据上。

template<class inputiterator, class outputiterator>
void copynode(inputiterator first, inputiterator last, outputiterator dest)
{
	while (first != last)
	{
		*dest = *first;
		dest++;
		first++;
	}
}

pushfront()也可以复用这些函数,因此我们写起来会轻松很多。

void push_front(const T&val)
{
	if (start.cur != start.first)
	{
		start--;
		*start = val;
	}
	else {
		ReserveMapAtFront();
		*(start.node - 1) = new T[bufsize];
		start--;
		*start = val;
	}
}

push_front也有三种情况,但是和push_back面临的问题类似,因此博主不多赘述了。

pop_back和pop_front

void pop_back()
{
	assert(!empty());//空容器不能调用pop_back
	if (finish.cur != finish.first)
	{
		finish--;
	}
	else {
		delete[] finish.first;//释放缓冲区
		finish.setnode(finish.node - 1);
		finish.cur = finish.last - 1;
	}
}

pop_back会出现两种情况。

  1. 如果尾删后缓冲区仍有元素(即first.cur!=first.first),就让迭代器指向上一个元素
  2. 如果尾删后缓冲区没有元素,为了继续贯彻用一个缓冲区开一个缓冲区的原则,就需要对没有元素的缓冲区进行释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op_front的操作和pop_back比较类似,也是要判断缓冲区有没有剩余元素

void pop_front()
{
	assert(!empty());
	if (start.cur != start.last - 1)
	{
		start++;
	}
	else
	{
		delete start.first;
		start.setnode(start.node + 1);
		start.cur = start.first;
	}
}

clear、erase和insert操作

void clear()
{
	for (map_poniter node = start.node; node <= finish.node; ++node)
		delete[] * node;//清除所有缓冲区
	//调整迭代器start和finish
	map_poniter node = map + mapsize / 2;
	*node = new T[bufsize];
	start.setnode(node);
	start.cur = start.first;
	finish = start;
}

clear操作是清理deque容器的所有元素。具体操作如下:

  1. 释放当前的所有缓冲区
  2. 在map数组的中间部分开辟一个新的缓冲区,这个缓冲区为空
  3. 调整finish和start的迭代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rase操作是删除pos迭代器指向位置的元素,代码如下:

iterator erase(iterator pos)
{
	iterator next = pos+1 ;
	int index = pos - start;//偏移量
	if (index < size() / 2)
	{
		copyAtFront(start,pos,next);//从前往后拷贝
		pop_front();//删除前面的冗余元素
	}
	else {
		copy(next, finish, pos);//从后向前拷贝
		pop_back();
	}
	return start + index;
}

erase的步骤如下:

  1. 先计算偏移量,来判断这个删除的元素位于前半段还是后半段
  2. 如果元素处于后半段,就从后往前挪动数据,调用copy函数
  3. 如果元素 处于前半段,就从前往后挪动数据,调用coptAtFront函数
  4. 之所以要分前后半段,主要还是因为挪动的数据越少,效率越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往前挪动的函数是copyAtFront,代码如下:

template<class inputiterator, class outputiterator>
void copyAtFront(inputiterator first,inputiterator last,outputiterator dest)//从后往前拷贝
{
	while (last != first)
	{
		--last;
		--dest;
		*dest = *last;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后往前挪动的代码是copy,实际上这个copy和copynode的代码完全一样,可以用来复用,之所以写成两个不一样的名字,是因为博主希望在文中为其做一个区分,而博主的源代码中。copynode和copy都写成了同一个模板函数,写为copy。

template<class inputiterator, class outputiterator>
void copy(inputiterator first, inputiterator last, outputiterator dest)
{
	while (first != last)
	{
		*dest = *first;
		dest++;
		first++;
	}
}

在pos位置上插入一个值为val的元素

iterator insert(iterator pos, const T& val)
{
	if (pos.cur == start.cur) {//如果插入在开头,交给push_front
		push_front(val);
		return start;
	}
	else if (pos.cur == finish.cur) {//如果插入在末尾,交个push_back
		push_back(val);
		return finish - 1;
	}
	else {//插入在中间位置
		int index = pos - start;//计算偏移量
		if (index < size() / 2) {
			push_front(front());//最前端加上与第一个元素同值的元素
			pos = start + index;//标记一下,待会方便挪动数据
			iterator pos1 = pos;
			++pos1;
			copy(start+2, pos1, start+1);
		}
		else
		{
			push_back(back());//在尾端加上一个与最后一个元素同值的元素
			pos = start + index;
			copyAtFront(pos, finish-2, finish-1);
		}
		*pos = val;
		return pos;
	}
}

关于头插和尾插的方式博主就不赘述了,关键的点在于如何在中间插入,其实这与erase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不要被各种变量吓到了,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挪动数据,让数据插入到pos位置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传送门

deque的模拟实现——迭代器篇:deque的模拟实现(1)迭代器篇
deque的模拟实现源码:deque的模拟实现源码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1. docker php8.1+nginx base 镜像 dockerfile 配置

    2024-06-17 10:02:02       98 阅读
  2. Could not load dynamic library ‘cudart64_100.dll‘

    2024-06-17 10:02:02       106 阅读
  3. 在Django里面运行非项目文件

    2024-06-17 10:02:02       87 阅读
  4. Python语言-面向对象

    2024-06-17 10:02:02       96 阅读

热门阅读

  1. cmake target_link_libraries 详解

    2024-06-17 10:02:02       27 阅读
  2. metaRTC8.0,一个全新架构的webRTC SDK库

    2024-06-17 10:02:02       32 阅读
  3. 深拷贝和浅拷贝

    2024-06-17 10:02:02       38 阅读
  4. Go Goroutine 究竟可以开多少?(详细介绍)

    2024-06-17 10:02:02       34 阅读
  5. Docker运行 Redis、Mysql、Nginx、MongoDB、Minio等

    2024-06-17 10:02:02       33 阅读
  6. Golang学习笔记01

    2024-06-17 10:02:02       21 阅读
  7. Springboot+分布式锁Redisson注解封装

    2024-06-17 10:02:02       27 阅读
  8. 第67集《摄大乘论》

    2024-06-17 10:02:02       24 阅读
  9. 【Ruby爬虫01】某吃瓜网站图片数据采集

    2024-06-17 10:02:02       3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