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Internet基础(2)

1.分片控制

        在 IP 数据报报头中,标识、标志和片偏移3 个字段与控制分片和重组有关。
        标识:是源主机赋予 IP 数据报的标识符。目的主机利用此域和目的地址判断收到的分片属于哪个数据报,以便数据报重组。分片时,该域必须不加修改地复制到新分片头的报头中。
        标志字段:用来告诉目的主机该数据报是否已经分片,是否是最后一个分片。
        片偏移字段:指出本片数据在初始IP 数据报数据区中的位置,位置偏移量以8 个字节为单位。由于各分片数据报独立地进行传输,其到达目的主机的顺序是无法保证的,而路由器也不向目的主机提供附加的片顺序信息,因此,重组的分片顺序由片偏移提供。

2.源路由

        源路由是指 IP 数据报穿越互联网所经过的路径是由源主机指定的,它区别于由主机或路由器的IP 层软件自行选路后得出的路径源路由选项是非常有用的一个选项,可用于测试某特定网络的吞吐率,也可以使数据报绕开出错网络。
        源路由选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严格源路由选项,一类是松散源路由选项。
        ① 严格源路由选项:严格源路由选项规定IP 数据报要经过路径上的每一个路由器,相邻路由器之间不得有中间路由器,并且所经过路由器的顺序不可更改。
        ② 松散源路由选项:松散源路由选项只是给出IP 数据报必须经过的一些“要点”,并不给出一条完备的路径,无直接连接的路由器之间的路由尚需IP 软件的寻址功能补充。

3.ICMP 差错控制

        ICMP 作为IP 层的差错报文传输机制,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差错报告。
        ICMP 差错报文有以下几个特点:① 差错报告不享受特别优先权和可靠性,作为一般数据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它完全有可能丢失、损坏或被拋弃。② ICMP 差错报告数据中除包含故障IP 数据报报头外,还包含故障IP 数据报数据区的前64 比特数据。③ ICMP 差错报告是伴随着拋弃出错IP 数据报而产生的。
        ICMP 出错报告包括目的地不可达报告、超时报告、参数出错报告等。

4.RIP 和OSPF 路由选择协议

        应用最广泛的路由选择协议有两种,路由信息协议(RIP)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RIP 协议利用向量-距离算法,而OSPF 则使用链路-状态算法在互联网设计和管理过程中,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互联网的具体环境选择路由表的建立方法。一般来说,静态路由比较适合于在小型、单路径、静态的IP 互联网环境下使用;
        RIP 协议比较适合于小型到中型、多路径、动态的IP 互联网环境;而 OSPF 协议比较适合较大型到特大型、多路径、动态的IP 互联网环境。

5.RIP(路由表项问题)

        当路由器Ri 收到Rj 的路由报文信息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则须修改Ri 的路由表:
        ① Rj 列出的某表目Ri 中没有。则Ri 路由表中须增加相应的表目,其“目的网络”是Rj 表目中的“目的网络”,其“距离”为Rj 表目中的距离加1,而“路径”则为Rj。
        ② Rj 去往某目的地的距离比Ri 去往该目的地的距离减1 还小。这种情况说明Ri 去往某目的网络如果经过Rj,距离会更短。于是,Ri 需要修改本表目,其“目的网络”不变,“距离”为Rj 表目中的距离加1,“路径”为Rj。
        ③ Ri 去往某目的地经过Rj,而Rj 去往该目的地的路径发生变化。则:A 如果Rj 不再包含去往某目的地的路径,则Ri 中相应路径须删除;B 如果Rj 去往某目的地的距离发生变化,则Ri 中相应表目“距离”须修改,以Rj中的“距离”加1 取代之。

6.RIP 协议(收敛问题)

        为了解决慢收敛问题,RIP 协议釆用了以下解决对策:
      (1)限制路径最大“距离”对策:① RIP 协议规定“距离”的最大值为16,距离超过或等于16 的路由为不可达路由;② 在使用RIP 协议的互联网中,每条路径经过的路由器数目不应超过15 个。
      (2) 水平分割对策
      (3)保持对策。
      (4) 带触发刷新的毒性逆转对策。

7.IP 组播特点

        组播是一种允许一个或者多个发送方发送单一数据包到多个接收方的网络传输方式。
        在 Internet 上进行组播就叫IP 组播,IP 组播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① 组播使用组地址。在组播网中,每个组播组拥有唯一的组播地址(D 类IP 地址),组播数据包可以送到标识目的主机的组地址,发送方不必知道有哪些成员,它自己不必是组成员,对组成员中主机的数目和位置也没有限制。主机不需要和组成员以及发送方协商,可以任意加入和离开组播组。
        ② 动态的组成员。组播组中的成员是动态的。
        ③ 底层硬件支持的组播。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IGMP)运行于主机与主机直接相连的组播路由器之间,实现所连网络组成员关系的收集与维护。组播路由协议是 IP 组播协议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IP 组播路由协议包括:距离矢量组播路由协议(DVMR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的组播扩展(MOSPF),以及协议独立组播-密集模式(PIM-DM)。组管理协议包括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GMP)和Cisco 专用的组管理协议(CGMP)。

8.IGMPvX

        IGMPvl 定义了基本的组成员查询和报告过程; IGMPv2 在IGMPvl 的基础上添加了组成员快速离开的机制。目前通用的是 IGMPv3。IGMPv3 中增加的主要功能是成员可以指定接收或指定不接收某些组播源的报文。IGMP Snooping 技术可在二层设备上形成组成员和接口的对应关系。

9.IPv4 局限性

        ① 地址空间的局限性。② IP 协议的性能问题。③ IP 协议的安全性问题。④ 自动配置问题。⑤ 服务质量(QoS)保证问题。

10.IPV6 表示方法

        IPv6 的128 位地址按每16 位划分为一个位段,每个位段被转换为一个4 位的十六进制数,并用冒号“:”隔开,这种表示法称为冒号十六进制(colon hexadecimal)表示法。若IPv6 地址中出现多个连续的0,通过压缩前导0 来简化表示。使用零压缩法时,只能压缩前导0。不能把位段内的有效0 压缩掉。
        双冒号表示法:将IPv6 地址中连续位段的0 简写为“::”。双冒号“::”在一个地址中只能出现一次。确定“::”之间到底被压缩了多少位0,可以用8 减掉地址中剩余的位段数,再将结果乘以16 即可。IPv6 前缀长度表示法:“地址/前缀长度”来表示。在IPvv6 中,回送地址一般是0:0:0:0:0:0:0:1。

11.IPv6 扩展头

        逐跳选项头:类型为0,由中间路由器处理的扩展头,目前主要有两个选项,即巨型有效载荷选项和路由器警告选项。
        目的选项头:类型为60,用于为中间结点或目的结点指定数据报的转发参数。 
        路由头:类型为43,用来指出数据报在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的一个或多个中间路由器。
        分片头:类型为44。由源结点给出分片数据报中数据部分相对原始数据的偏移量、是否是最后一片标志及数据报的标识符,目的结点用这些参数进行分片数据报的重组。
        认证头:类型为51。用于携带通信双方进行认证所需的参数。
        封装安全有效载荷报头:类型为52。可以与认证头结合起来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12.传输控制协议TCP

        从 TCP 的用户角度看,TCP 可以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没有数据重复或丢失)、全双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它允许两个应用程序建立一个连接,然后发送数据并终止连接。TCP 使用窗口机制进行流量控制。
        TCP 提供的服务特征:
        ① 面向连接(Connection Orientation)  。TCP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服务。
        ② 完全可靠性(Complete Reliability)。TCP 确保通过一个连接发送的数据正确地到达目的地,不会发生数据的丢失或乱序。
        ③ 全双工通信(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一个TCP连接允许数据在任何一个方向上流动,并允许任何一方的应用程序在任意时刻发送数据。
        ④ 流接口(Stream Interface)。TCP 提供了一个流接口, 应用程序利用它可以发送连续的数据流。
        ⑤ 连接的可靠建立与优雅关闭( Reliable Connection Startup & Graceful Connection Shutdown)。为确保连接建立和终止的可靠性,TCP 使用了3 次握手(3-Way Handshake)法。

13.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位于传输层;可靠性远没有 TCP 高;从用户的角度看,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提供了面向非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服务。它使用IP 数据报携带数据,但增加了对给定主机上多个目标进行区分的能力。利用 UDP 协议传送的数据有可能会出现丢失、重复或乱序现象;优点:运行的高效性和实现的简单性。

14.NAT 的主要技术类型

        NAT 的主要技术类型有 3 种,它们是静态 NAT(Static NAT)、动态 NAT(Pooled NAT)和网络地址端口转换 NAPT(Port-Level NAT)。
        网 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是目前最常使用的一种NAT 类型,它利用TCP/UDP 的端口号区分NAT 地址映射表中的转换条目,可以使内部网中的多个主机共享一个(或少数几个)全局IP 地址同时访问外部网络。

15.各类路由

        源路由:指IP 数据报穿越互联网所经过的路径是由源主机指定的。
        记录路由:指记录下IP 数据报从源主机到达目的主机所经过路径上各个路由器的IP 地址。
        主机路由:指对单个主机(而不是网络)指定一条特别的路径。
        默认路由: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指的是当路由表中与包的目的地址之间没有匹配的表项时路由器能够做出的选择,默认路由会大大简化路由器的配置,减轻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网络性能

相关推荐

  1. 7 Internet基础2

    2024-03-21 22:54:02       44 阅读
  2. 10 Internet基本服务(3)

    2024-03-21 22:54:02       37 阅读
  3. 8 Internet基本服务(1)

    2024-03-21 22:54:02       38 阅读
  4. 2024/2/7 图的基础知识

    2024-03-21 22:54:02       59 阅读

最近更新

  1. docker php8.1+nginx base 镜像 dockerfile 配置

    2024-03-21 22:54:02       94 阅读
  2. Could not load dynamic library ‘cudart64_100.dll‘

    2024-03-21 22:54:02       100 阅读
  3. 在Django里面运行非项目文件

    2024-03-21 22:54:02       82 阅读
  4. Python语言-面向对象

    2024-03-21 22:54:02       91 阅读

热门阅读

  1. C语言打印当前时间

    2024-03-21 22:54:02       45 阅读
  2. linux开机启动设置方法

    2024-03-21 22:54:02       47 阅读
  3. 二、Eureka注册中心

    2024-03-21 22:54:02       44 阅读
  4. C语言—用题目辨析gets()与scanf()

    2024-03-21 22:54:02       38 阅读
  5. vue01

    2024-03-21 22:54:02       47 阅读